“宁夏信访工作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

访谈时间:2019-12-25 15:00:00

嘉宾介绍

杨丽静: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标准化处调研员,李建成: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黄永刚:来访接待处处长、史建智:信息中心主任

访谈简介

12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宁夏信访工作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标准化处调研员杨丽静,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李建成、来访接待处处长黄永刚、信息中心主任史建智,分别公布2019年第四批地方标准的通告,介绍制定宁夏信访工作地方标准等社会关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文字直播

主持人雷燕: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下午好!欢迎参加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自治区信访局积极引入标准化管理理念,在全国率先推出《信访接待办理规范》等多项信访工作地方标准,12月上旬获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批准,推进我区信访工作迈入法治化、专业化、科学化新阶段。

今天,我们邀请到自治区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成,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标准化处调研员杨丽静,自治区信访局来访接待处处长黄永刚、信息中心主任史建智,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标准化处调研员杨丽静宣布有关通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标准化处调研员杨丽静: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关于公布2019年第四批地方标准的通告宣读如下。

2019年12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批准6项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度发布地方标准目录,第四批。标准号DB64/T1663-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标准号DB64/T1664-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标准号DB64/T1665-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标准号DB64/T1666-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标准号DB64/T1667-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标准号DB64/T1668-2019,标准名称信访接待办理规范,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20年2月5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信访局。

宣读完毕,谢谢大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成:

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应邀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对各位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信访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区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的有关情况。

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也相继印发《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意见》。这些重要文件是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开展信访工作的根本遵循,指引信访工作朝着“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的方向全面推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信访工作改革创新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现我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自治区信访局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积极引入标准化管理理念,用标准化来促进信访业务规范化、指导信访队伍专业化、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国家信访局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信访接待办理规范》《信访来信办理规范》《网上信访事项办理规范》《信访督查督办工作规范》《信访复查复核工作规范》《信访工作标准体系指南》等六项信访工作地方标准,为信访工作依法规范高效开展提供了标准支撑。

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信访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开拓思路、完善机制”,“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信访工作的专业化、法治化、科学化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工作实践、转化为工作实效的具体举措。其次,改革创新是信访工作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信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打造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我们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就是适应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需要,建立一套体现法治、贴近实际、规范严谨、科学实用的信访工作标准体系,更好服务群众、更好服务社会。再次,信访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在规范基层基础业务。但从现状来看,一些基层单位信访工作的随意和不规范已成为制约信访工作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有的登记录入不全面,有的交办流转不及时,有的分类处理不准确,有的受理办理不规范,有的复查复核不严谨,有的督查督办跟不上,等等。我们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就是要用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流程、统一的方式、统一的要求来规范全区信访工作,以程序规范来促进实体问题解决,更好地担负起信访部门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责任使命。

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近年来,伴随着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我们探索信访工作标准化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2017年上半年,自治区信访局对区内各类信访工作文件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完善,在全区信访系统深入开展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检查和整改。当年7月,启动“宁夏信访工作服务标准体系”建设,2018年底总体框架形成。运行一年后,为进一步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自治区信访局党组决定在该体系基础上,研究制定《信访接待办理规范》等六项信访工作地方标准。2019年5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批准立项,自治区信访局成立以局长王中同志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分别由六个处(室)承担标准制定任务。标准起草主要以国务院《信访条例》为依据,多方参阅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文件法规,经过了走访调研、实践验证、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诸多环节,先后修改20余稿。2019年12月5日,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审核批准,发布为宁夏地方标准,于2020年2月5日起正式实施。从全国来看,制定发布信访工作地方标准,宁夏尚属首例。

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探索建立信访工作标准化的过程,也是我区信访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自我完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根据信访大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区信访形势稳步向好,集体访、越级访、进京访、重复访大幅下降,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参评率、群众满意率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四率”均达到95%以上。随着六项信访工作地方标准的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区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各方面产生积极变化。

一是群众反映诉求更加便捷。近年来,自治区信访局积极探索互联网+信访工作模式,建立起集投诉、办理、查询、跟踪、监督、评价于一体的网上信访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4级信访部门、37个区直部门、140个市直部门、660个县直部门的互联互通。信访工作标准化紧紧把握时代特点,所有工作环节均通过全区网上信访信息平台运转,全程公开透明,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反映诉求,而且对办理过程可查询、可跟踪、可评价,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信访部门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从涉及内容看,六项信访工作标准涵盖了群众应用最广泛的来信、来访、网上投诉等三种投诉方式,对信访事项的登记录入、受理办理、复查复核、督查督办等各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标准化设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贴近我区信访工作实际,对全区信访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应用于实践后,将有效避免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出现不同工作标准的情况,防止凭感觉、凭经验随意办理信访事项的问题。

三是责任单位解决问题更加高效。从责任区分看,六项信访工作标准明确了各责任主体承办信访事项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标准,对信访事项的受理时限、办理时限、办结时限、答复时限、复查(复核)时限等均进行了严格设定,对办理结果如何审核上报、履责不严的如何督查督办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应用于实践后,将有效杜绝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无限拖延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实体问题解决成效。

四是群众信访行为更加有序。从职能范围看,六项信访工作标准对信访部门的工作权限做了明确界定,哪些事项不予受理、哪些事项不再受理、哪些事项应进行信访复查(复核)、哪些事项应进入法定渠道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厘清了信访工作职能。应用于实践后,将便于群众选择更快捷、更有效的途径反映和解决诉求,从源头上减少职能外信访事项在信访渠道内长期空转、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信访工作地方标准的推广应用,并以此为契机,对全区各级信访部门的基础业务进行全面规范,切实提升我区信访工作整体水平,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  更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让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雷燕:

谢谢李建成副局长。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信访部门作为群众反映诉求的窗口,在规范接待来访群众、以及帮助群众推动解决诉求方面是如何做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信访局来访接待处处长黄永刚: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我们非常重视对来访人的接访接谈和受理处置工作,并且努力将其打造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

首先,我们要求接访接谈的工作人员注重举止行为和仪容仪表,规范使用接谈语言,热情礼貌地接待每一位来访人。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来访人反映的问题,认真仔细地查阅来访者提供的材料,并通过针对性的询问,引导来访人讲清问题和诉求。

其次根据来访人反映的事项情况,我们按照《信访条例》,依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逐级走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的原则,对于各级行政部门职权范围属于我们受理范围内的,我们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受理、并转送相关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办理答复。对于涉法涉诉、已经受理且正在办理期限内等不属于我们受理范围内的,我们的接访人员会依据相关规定向来访人耐心解释清楚,之后出具《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明确告知不予受理的原因,同时给来访人提出“找什么部门、通过什么渠道解决其反映诉求”的建议。 

宁夏日报记者:

我了解到这几年全区各级信访部门都在大力推行网上信访,这次出台的6项标准中,专门有《网上信访事项办理规范》,请问标准化在促进网上信访工作方面有何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信访局信息中心主任史建智:

网上信访是中央、自治区近几年着力打造的一条群众反映诉求的新渠道,它具有便捷高效、成本低廉、公开透明等优势,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今年1-11月我区网上信访量占经已超过6万,已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但实际工作中也听到群众反映,通过网络反映信访事项,只是网来网走,见不到人,办理效果肯定不如走访和写信,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网上信访事项的办理跟走访和写信一样,都是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来进行办理,办理流程、办理要求、办理标准一模一样,信访群众完全可以放心网上信访事项办理的质量。

此次制订的《网上信访事项办理规范》,对网上信访事项办理制度法规进行了全面梳理、精简优化、流程再造,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网上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信访服务,具体体现在:一是进一步提高效率。标准对网上信访事项的接收、登记、受理、转送、交办等流程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全区各级信访部门要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信访事项接收、登记和转交,通常情况下要做到随投随办;五个工作日内群众提交的信访事项就可以落地到相关责任单位,办理效率将大大提高。二是进一步降低成本。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信访事项全部在网上流转,最大程度地简化办理流程。群众只需要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动动手机,就能够轻松完成信访事项的提交,既减轻了车马劳顿之苦,更不用花去大把的食宿、交通等费用。三是进一步提升质量。标准对网上信访事项受理告知、调查核实、办理答复、意见书送达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在答复环节,要求有权处理机关要按期答复信访人,处理意见书做到要件齐全、依据充分、处理妥当,经得起检验。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信访部门可以退回,要求重新办理,并进行督办。连续退回2次以上的,纳入重点督办范围,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总之通过严格的工作监督来推动问题依法得到及时公正解决。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从李局长的陈述中我们了解到宁夏发布信访工作标准在全国尚属首例,而且我们有很多是贴近了宁夏的地方实际,我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方面上体现了宁夏特色呢?另外我们从哪些渠道可以全面地看到这六项地方工作标准的全文?

李建成:

这一次宁夏地方信访工作标准一共有六个方面制定了标准,这六个标准都是由我们宁夏在全国首次发出,一个就是信访接待办理规范,第二就是信访来信办理规范,第三就是网上信访事项办理规范,第四是信访督察督办工作规范,第五是信访复查复核工作规范,第六是信访工作标准体系指南。这六个标准都是在全国尚属首次,而且在我们宁夏信访局的官方网站上就可以查看到这些标准。

雷燕:

提问就到这里。信访报道相对敏感,请各媒体标准方向、把好角度,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畅谈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