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固原市着力在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发力,全力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6项“互联网+人饮”及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稳定在98%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5%,确保在人均40升/日供水标准下,实现“互联网+人饮”全覆盖。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自然村(组)道路建设,新修“四好农村路”300公里,争创泾源县全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解决好动力电入自然村问题。启动实施5G网络试点,建设1500个5G基站。实施好抗震宜居农房工程,提高农村住房保障水平。
二是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着力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新(改)建幼儿园9所、中小学校舍25所。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建在线互动课堂教室200间,让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乡村。推进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双提升”行动,实施“十百千”教师培养计划,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三是补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深入开展医师素质、医疗质量“双提升”行动,推进标准化乡村卫生院建设,加强职业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医院加盟行动,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上下联动诊疗服务,普及远程医疗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先住院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医疗救助市级统筹。
四是补齐农村社会保障短板。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参保扩面计划,实现法定参保人群全覆盖。稳步推进城乡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改革,完善审核审批程序。健全农村“三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落实“救急难、托底线”救助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五是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建成原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和西吉县图书馆,改造提升乡村文化大院22个,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县乡村全覆盖。抓好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发展、非遗传承推广工作,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估验收。开展文化“六进”“七送”“文化进万家”活动,让百姓共享文化大餐。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