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固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推进“八办”措施,切实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效。
一是推进“网上办”。加快推动社保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将网上办事作为主导经办服务模式常态化,充分运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上人社”“163政务服务”等网络平台,推动“不见面”办理,让参保群众足不出户办理社保增减、缴费核定、获取社保证明和查询各类参保缴费、待遇支付、账户核对等社保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社保网上“不见面”办理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市各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通过网上办理和查询社保业务4.8万件。
二是推进“掌上办”。全面推广普及应用“宁夏12333微信公众号”和“掌上12333”“我的宁夏”手机APP,让群众随时随地用手机办理各项社保业务。通过“我的宁夏”“掌上12333”APP办理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资格认证、待遇查询、电子社保卡申领等社保、医保业务;通过使用电子社保卡“非接触”办理扫码挂号、划价、结算等社保、医保业务。目前,全市参保人员通过“掌上办”办理和查询社保业务9.6万件。
三是推进“预约办”。向社会发布《致固原市各参保单位及广大参保人员的一封信》,公布各项社保业务咨询电话,提供政策业务咨询服务。制作《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有“画”说》微信视频,在各级官方微信平台和朋友圈等广泛宣传。针对医疗费用、工伤生育待遇报销等特殊紧急线下办理事项采取预约办理的方式,错峰特事特办,保障参保群众的待遇不受影响。目前,全市参保人员通过“预约办”办理和咨询社保业务7300多件。
四是推进“延期办”。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先行做好业务台账记录,允许疫情结束后补办。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补办手续在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完成即可,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将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期延长至疫情解除后两个月内,实施职工医保生育保险业务延期办理政策。
五是推进“容缺办”。积极探索推行社保业务“容缺办”,落实《宁夏社会保险业务容缺经办规程(试行)》,按照“便民、宽进、公开、快办”的原则,对特殊时期群众办事采取“非必要件不齐可先办后补”“边补材料边受(办)理”或承诺办理等方式,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已通过“容缺办”方式为153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办理了退休和待遇发放。
六是推进“绿色办”。落实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政策,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主动跟踪、及时获取工伤认定、鉴定信息,对预防和救治新冠肺炎期间被认定为工伤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快办快结。及时跟进我市61名赴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和市内防疫一线医护和工作人员情况,确保工伤待遇及时发放到位。
七是推进“减免办”。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减免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和减半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有效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3月已为全市2110家企业减免养老、医保、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4472万元(大型企业68家1326万元)。预计2—6月份共减免10196万元(大型企业68家1989万元)。
八是推进“线下办”。推进业务经办个性化、人性化、精准化服务,采取线下和网上办理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办事群众办事需求。在经办服务大厅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办事指南、业务办理流程等内容,完善领办、帮办、带办服务,方便办事群众。安排专人引导群众做好登记、体温检测、消毒,并领到指定地点办理业务,即接即办、即办即走。继续打造热心、爱心、细心、耐心“四心”服务品牌,加强窗口行风建设,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服务。目前,每天接待办事群众3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