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原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开展消费扶贫有关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农特产品“进站上车”。大力发展电商,线上线下全面拓展销售范围。做到了以农特产品销售促进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以消费促进农特产品产量,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助力脱贫攻坚。
拓渠道、开活水。一是铁路帮扶,“进站上车”。利用铁路运输行业优势,推荐原州区企业产品“进站上车”,设立“扶贫产品销售专柜”“扶贫产品专区代销点”,开启了“铁路消费”扶贫新模式。目前,好水川、宏晨龙、碧蜂源、伊脉、正杞红等5家企业的13种产品进入铁路14个车站、66对列车上销售,销售额达400余万元。二是电商运营,线上拓展。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建成1个区级电子服务中心,197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培育电商企业100余家,通过网络电商平台,构建产品线上网络销售模式,不断输出特色产品,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9740万元。三是多方参与,稳量促销。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铁路总公司将消费扶贫纳入结对帮扶工作内容,鼓励铁路系统机关、职工购买原州区牛羊肉、蜂蜜等农特产品,价值321万元。瑞春杂粮、金糜子酒业等12家企业入驻北京“国家贫困地区特色食品(食材)精品馆”,获免租金三年。我区鼓励帮扶单位购买贫困村农特产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强质量、抓品牌。一是选择具有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质量好、服务优,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辐射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参与到“进站上车”销售。二是依托政府主管部门对供应商运营行为和生产产品的质量监管,不定期对产品抽检,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产品主要由厂家直供、定价,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给消费者最大的实惠空间。
建机制,促增收。一是一方面通过入驻企业吸纳就业的方式帮助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收入、订单式收购、收益分红等与农户建立利益连结机制方式实现脱贫。让农户全面参与、充分受益,达到“造血式扶贫”目的。二是入驻企业必须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且达到一定规模;入驻企业建档立卡户员工人数必须占到企业总员工数的20%以上。三是建立供货的农户台账,跟踪农户产业发展情况,培养贫困地区农户的种养殖积极性;建立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管理台账,准确掌握建档立卡户收入情况,科学分析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截至目前,11家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达2622人,其中,企业内常年稳定用工建档立卡人数达628人,季节性零时用工建档立卡人数达 19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