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心县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控辍保学“清零”行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从组织上发力,确保“一个都不少”。落实“双线”责任,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户,教育系统干部包片、包校的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确保“一乡一领导、一村一干部、一人一案”,齐抓共管。推进“双线”督导,强化“督政、督学”同步推进,政府与乡镇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把劝学工作列入责任督学督导范围,聘请县乡责任督学51名,定期督查通报,跟踪问效。
二是从排查上发力,确保“一个都不漏”。建立信息对比机制,定期组织公安、扶贫、教育等部门对户籍系统、学籍系统、教育扶贫云进行信息比对,确保辍学情况底子清、情况明。建立入户排查机制,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组织全县近3500名教师深入全县12个乡镇、14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逐户逐人核对,落实文化户口“一人一册”,劝学巩固“一人一案”。
三是从落实上发力,确保“一个都不落”。严格落实《同心县义务教育阶段因辍即劝制度》,着力在“准、严、实”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控辍保学“清零”行动。全县281名辍学学生(其中建档立卡148人)已完成清零目标。在动态监管突出“准”,建立“123”预警机制,对学生无故1天不到校,由班主任教师联系问明原因,并向学校报告;2天不到校,由学校上门了解情况,再次做动员工作;3天不到校,由学校向乡镇报告,提交名单,乡镇、村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返校。在依法劝学突出“严”。针对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制定出台了未成年人不得上寺、念经等规章制度,对拒不返校的,依法严肃追责,让控辍保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清单管理突出“实”,针对信息比对和大走访活动中排查出的辍学学生,由教育部门制定“责任清单”,各乡镇、各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落实控辍劝返任务,明确劝返责任人、劝返时限,开展“一对一”劝返,确保秋季开学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清零。
四是从思想上发力,确保“一个都不想退”。将控辍保学工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召开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大会,出台《同心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等 “五大”工程。26名县级领导、107名镇村两级党委书记、37名退休老干部校外辅导员深入全县各小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学第一课”,全面强化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名誉校长、思政辅导员进校园讲雷锋故事、清明祭英烈、我和我的祖国快闪、18岁成人礼等活动,教育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牢固树立学习改变命运的意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人民网首页《宁夏同心:讲好开学第一课 爱国教育永传承》进行了报道。
五是在保障上发力,确保“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设立了同心县教育扶贫基金,县财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注入资金1000万元,基金总额达到5185万元,2019年发放资助金574.9万元,资助学生21280人次,累计发放资助金1806.1万元,资助学生80995人次,实现了教育资助从学前到大学全程精准落实。2017年,全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推进会在同心县召开,同心县教育扶贫基金、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及二维码、手机APP等做法都被自治区教育厅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