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全县89所小规模学校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彭阳县统筹规划,四措并举,切实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有力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大投入,改善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经费上对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全部按100人拨款,平均生均公用经费达到2354元,最大值为7.8万元。基础建设上按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全面改造,学校校舍、教学仪器、功能室设备、运动场地全部达标。
(二)倾斜政策,加强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城区骨干教师向小规模学校流动,每年交流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积极探索建立以乡镇中心学校或城区学校为龙头,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大学区”,探索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的“八统一”工作制。紧跟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步伐,结合全县实际,配齐配全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设备,充分利用宁夏教育云优质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先行试点,探索小规模学校办学路径。按照先行试点,完善机制,稳步推进的工作总基调,探索“小规模”寄宿制办学机制,选取1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23所,集中学生到当地中心小学开展寄宿制学习,选派党员教师做学生的“第二家长”,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同一家庭或村组的孩子同住,结对料理生活,放宽家长进校陪伴学生的时间限制,弥补亲情缺失,切实做到“集中来,留得住、学得好”,为全县小规模学校集中整合办学趟出了一条新路。
(四)立足实际,规划小规模学校发展布局。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研究制定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在村级小学设立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在有效解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的同时,为村级小学储备生源。对10人以上小规模学校,按照校园环境优美化、课堂教学“小班化”、教师队伍全科化、教育资源信息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着力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花园式学校。全县小规模校学正朝着“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高、教学质量一样好”的“四个一样”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