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表时间:2019-06-19 08:47:53 来源:银川市政府办公室 阅读量:
【字体:

银川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创新方式,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目前,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5个示范片区、220个居民小区、78家区直机关单位和银川市所有党政机关单位,初步形成了“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银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共回收废旧衣鞋帽440余万件,纸类3600余吨,废塑料850余吨,金属、电器120余吨,制作环保酵素240余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5%。

一是推进立法先行。率先在全国出台《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必须纳入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内容;制定《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方案》,建立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明确“区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市级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工作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推动全民参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四进”(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活动,建立垃圾分类展示馆、西夏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等宣传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市民代表、党政机关干部参观学习。开展各类宣传1100余场,“垃圾换物”兑换活动640余场,发放宣传册66万余份。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在全国率先实行“数据模块化+量化考评+积分奖励”模式,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为全市公共机构年度效能考核、文明单位建设考评内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推广智能化回收。推广“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实现上门回收。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可分层级直观显示市、区、街道、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参与、投放、减量情况。

五是实现湿垃圾处理全覆盖。投资1500万元,引进尾菜、厨余垃圾处理企业,对全市冷链物流、农贸市场等产生的湿垃圾实现收集处置全覆盖。投资1.25亿元,引进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全市9363家餐厨废弃物实行集中统一收运。截至目前,处理餐厨垃圾54万吨,厨余(尾菜)11610余吨,制作有机肥料2200余吨,液态肥2000余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