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推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新模式” 实现群众“零跑路”
发表时间:2019-05-20 10:54:29 来源:吴忠市政府办公室 阅读量:
【字体:

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吴忠市高度关注,坚决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打破传统认证方式,全面取消集中认证,积极推行“不见面”服务,实施“寓认证于无形,寓认证于服务”认证新模式,让信息跑路,让数据跑路,让服务跑路,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从有形走向无形,认证率达到了98.2%,有效解决了群众认证堵点难点问题。

一是服务下沉“门口认证”。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服务人群“量大面广”,只靠两个月集中时间和社保窗口人员很难完成工作任务。吴忠市在政务大厅和社保局门口设立专人专岗,避免出现高龄老人上楼办事或到处跑着办事的情况。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下沉基层,在民生服务中心设立认证专岗,向村、社区延伸设立代办点,为各乡镇、村、社区劳资人员配备高拍仪,指导群众下载手机APP,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近认证。目前,政务服务下沉认证42889人。

二是手机自助“刷脸认证”。从去年4月1日起,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手机APP正式启用。为短时间推开手机自助认证新模式,多次召开安排部署会、落实推进会、宣传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手机APP”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演示PPT》等实操教程,与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和社区劳资人员建立认证微信群,印制宣传册,明确说明认证范围、认证时间,重点将APP下载使用流程进行详细图解说明,同时通过《吴忠日报》、微信朋友圈、社保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刷脸认证”新模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和APP下载量。手机APP认证只需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在APP中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将面部放入采集框并按提示完成动作、提交信息三步,按照要求眨眨眼、转转头,即可足不出户完成认证。有些退休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让子女帮忙,在家里随时都能通过手机完成认证。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采取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一对一”指导完成手机APP下载和远程“刷脸认证”,有些确实无法完成的,采取QQ视频、微信视频等辅助方式完成认证。目前,手机APP自助认证20121人,占27.3%。

三是人文关怀“上门认证”。在线上线下结合认证的基础上,对既不能通过手机App认证、又不便到民生服务中心、村委会、社区认证的群众,尤其是高龄老人、孤寡老人、80岁以上老人、长期卧床人员、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等特殊群体,深入敬老院、退休人员家中、病房里,开展上门认证送祝福活动,以健康体检、文娱活动、慰问等形式,上门入户进行认证,带去社保贴心服务和暖心祝福。目前上门认证320人,占0.4%。

四是数据筛查“免予认证”。社保部门充分运用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明确上一年度10月1日至当年度认证期结束前在自治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凭社会保障卡进行过住院即时结算的;当年度新取得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免予认证。同时,人社、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将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目前,通过信息筛查免予认证9025人,占1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