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建立村民自治、德治、法制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有效解决基层治理薄弱、不孝敬老人、婚嫁彩礼高等问题,泾源县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以村规民约积分卡制度为基础,建设集公益积分兑换、商业经营为一体的爱心公益超市,实现村民行为的可视化、积分化,带动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引导了民风向善,促进社会和谐,强化了基层治理,助推了乡村振兴。
一是创新村规民约方式,让村规民约“有价值”。为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改善民风、激发动力的作用,各村村“两委”对各行政村村规民约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围绕乡村振兴五个方面,把群众支持村民自治、参加公益活动、易风移俗、遵法守法、推动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按贡献量进行量化赋分,按照1个积分等值1元人民币的标准制作了村规民约积分卡,是无形的村规民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
二是规范评价机制,让新风良俗“有分值”。由村“两委”牵头,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和评议工作组。评议工作组接受村“两委”和群众监督,负责商品的采购、评分及积分兑换工作,每周五按照平时掌握、群众自报及实地查看的方式,集中对村民中参与集体公益活动、村庄环境保护、孝老爱亲、邻里团结等好人好事,对照村规民约评比细则开展量化评分,在每月25日召开民主议政日和村民代表大会时集中公示,并且每季度组织一次积分评比奖评大会,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具体分值。
三是及时兑换积分,让好人好事“有颜值”。实行集中兑换和随时兑换相结合的方式,群众可利用其落实村规民约的行为积分,在村级爱心公益超市兑换等价日用商品。超市也鼓励群众收集可回收垃圾等价兑换日用品,可回收垃圾由村集体统一销售回收店,继续购置群众可需生活用品,补充超市,同时超市积极争取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及爱心人士的资金和实物捐助,确保长效有序运行。通过行为兑换式奖励,让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等好人好事有回报、能露脸、有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