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种植结构调整。立足海原光照充足、气候冷凉等优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效益型、避灾性农业,实现节水、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雨养农业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合理选择茬口,扩大马铃薯、豆类、糜谷、荞麦等种植面积,全面提升旱作节水技术综合应用率;库井灌区突出瓜菜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旱作高效节水农业;扬黄灌区优化种植结构,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发展优质饲用玉米。
二是抓科技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服务中心科技支撑作用、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完善技术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指导,推进科技创新与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与入户率,提高春播质量。
三是抓农资市场监管。由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供销等部门,开展“绿剑护农”、“红盾护农”行动,查打结合,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哄抬化肥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价格稳定,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春耕安全生产。针对春季风沙多、气温变化大的特点,认真做好防冻防风等工作,落实好设施大棚保温、增温、防风措施,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提早做好农机检修、保养、调试,确保农机作业安全。抓好防旱抗旱工作,强化对墒情、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为害损失。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市县区网站
各省区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