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原县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模式,全面清理村庄出入口、农贸市场、施工现场、公共场所、河道及主干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垃圾,彻底清除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等积存垃圾。计划新建垃圾填埋场2座、垃圾收集点119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8辆、垃圾箱1500个,开展垃圾清运处理社会化运作试点,先行承包运行,县内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50%左右。
二是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将符合污水改造条件的村庄全部纳入乡镇污水处理管网收集处理,对人口相对集中、改造条件成熟的中心村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和处理系统项目申报和建设。计划建设曹洼、李俊、李旺、高崖、七营、郑旗6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年内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15%。
三是充分结合农村饮水、“阳光沐浴”工程等,主推室内水冲式厕所改造,在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村,采取三格式化粪池、无水马桶等新型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消除农村露天旱厕。在集镇、村部、乡村文化广场、集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场所建设公共厕所。年内完成新建改建厕所9400座、公共厕所57座,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升。
四是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实现村庄垃圾不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不乱泼乱倒、杂物堆放整齐、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发展庭院经济,提升村庄绿化率,着力打造田园村庄。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82公里、乡村道路绿化1900亩。
五是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广秸秆收、储、运、用新模式。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提高农膜、滴管带和其他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年底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市县区网站
各省区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