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以“特”促“转”助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发表时间:2018-02-08 09:56:00 来源:中卫市政府办公室 阅读量:
【字体:

  为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中卫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精神,以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改造为契机,重新审视规划中卫旅游产业发展,深挖中卫独特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类别达15大类20多个行业,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的经营机构达800家,从业人员5.5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3亿元。 

  ——字上做文章,使独特文化变为优势旅游资源。做足中卫特色文化的文章。深度挖掘中卫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认真梳理规划中卫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的沙坡头,集丹霞、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寺口子旅游区等,彰显中卫独特文化底蕴。坚持把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高庙、鼓楼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板块,以黄河宫、福星寺为核心的滨河文化板块和以沙坡头水镇为核心的休闲文化板块,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唯美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品牌。高度重视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有利于文艺人才成长和培养、引进和交流的激励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挖掘培养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民间艺人,引进文化创意人才、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精英,打造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潜心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八个一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立足中卫,创作出具有思想穿透力、审美洞察力、形式创造力的不过时的优秀作品。注重挖掘中卫地域文化,精心编排一批融丝路文化、地域风情、民俗特色、民间歌舞于一体,反映中卫历史的大型剧目,打磨提升糅合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旅游、科技与人文元素的精品节目,实现演艺剧目与旅游线路、旅游内容、旅游景点的紧密结合,不断丰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形成品牌效应。 

  ——字上下功夫,扩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影响力。结合中卫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开展,重新修订完善中卫旅游总体规划,特别是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原有规划进行调整,确保中卫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加大文艺活动的交流和宣传,积极探索跨市、跨区间交流合作,积极与国内外、区内外知名文化旅游景点捆绑式旅游开发,打造点、线、面、片有机结合的精品文化旅游网络。积极搭载电子商务、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移动电视、无线音乐、手机报、网络微博等新型文化产业,加大对全市文化资源的制作、包装、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给他们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加大对外推介的力度,让中卫独具特色的文化植入更多人的心中,进一步增强中卫的吸引力。 

  ——字上谋实招,走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促进文化旅游融出新业态。把特色文旅小镇建设作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建设特色小镇、发展新兴产业,利用秀美山川、传统建筑、悠久文化、民族民俗、特色风情等,引导和吸引大量中卫原住居民在原来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对原有村容村貌进行必要的修葺,以便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接待、旅游服务和农产品零售等行业中,形成一业带百业、一业举百业兴的联动效应。大力推行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景点群模式。积极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以沙坡头旅游景区为龙头,文旅特色小镇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文化旅游景点群,让游客感受中卫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带来的文化大餐,让旅游有看头、看完有说头,回去有想头健全文旅融合多渠道投融资渠道。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个人、公司、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激活基层文化站的闲置资源,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推进产业发展创新,使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