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
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党委政研室主任肖彦军:
12月26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这既是年度工作总结会,也是下年发展部署会。这次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总结了今年的成绩,部署了明年的工作,明确了明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既有“怎么看”的认识论,也有“怎么干”的方法论。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同志受常委会委托报告了一年来的工作,对做好明年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同志就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与会同志围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论大局、谋大事、商大计,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目的,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
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一”:
第一,交出了一份收获满满的成绩单。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主要体现为言顺书记报告中总结的“五件大事”和“八个方面”工作。“五件大事”: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圆满成功召开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三是因时因势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四是坚定不移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五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安全保稳定。“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决做到“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二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是加快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发展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五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汇聚起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六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八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政治生态。应该说,“五件大事”件件出彩、亮点纷呈,“八个方面”工作个个亮眼、成绩斐然,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增长取得了全国“双第一”的历史最好位次,预计全年也将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许多工作实现了从思想、精神到工作、发展上的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这是自治区党委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成果,也是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政治能力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上下敢于胜利、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坚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团结奋斗一定能把欠发达的“欠”字甩掉。
第二,明确了一个统揽全局的总要求。言顺书记在讲话中,从形与势的变化、危与机的转换中,精准分析研判明年全区发展的大趋势,强调明年宁夏发展的政策满满、机遇多多,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提出和阐释了明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明确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用力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稳中向好、风险有效管控、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宁夏贡献。这些预期目标和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了总书记“六个统筹”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服务现代化大局的政治担当、“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和大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第三,绘制了一份纲举目张的任务书。言顺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明年要聚焦“三区”建设、实现“三新”目标: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造新经验。强调明年要抓好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二是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五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六是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美丽宁夏建设;七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同时,言顺书记还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个方面,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要求。雨浦主席围绕“稳”“进”“创”“保”“统”五个关键字,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这些都是明年全区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贯彻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宁夏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明年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发展需要。
第四,发出了一个团结实干的动员令。言顺书记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重点讲了抓落实的问题,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抓落实、锚定目标抓落实、攻坚克难抓落实、团结奋斗抓落实,在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上保持“百米赛”的状态,在护安全、防风险、保稳定上保持“马拉松”的韧劲,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赶考路上赢得新胜利。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郁华:
今年以来,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各项部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七大战役”,综合施策、精准施策、高效施策,全区经济承压而上、困局而进、逆势而增,生产需求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坚持稳字当头,实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相结合,压茬式和超常规调度相结合,先后出台“稳保促50条”“25条”“4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开展“稳经济保民生百日攻坚行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效稳住了经济大盘。今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和4.9%,高于全国2.8和1.9个百分点,全区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坚持先行先试,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重任,凝聚合力、强力推进,争取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成功举办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六权”改革稳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典型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深入推进节水控水,规上企业水循环利用率超过96%,50%的县区通过节水型社会达标验收。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内生动力持续提升。切实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落实中央各类助企纾困政策,以政策红利助推发展稳定。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以“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年”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冬比储备、春比开工、夏比进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质效”“五比”活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499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100%,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14.2%,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预计全年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20位提升到第18位。成功举办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建成大型数据中心7个,算力质效指数位居全国第4,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位居西部第1,宁夏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省区。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加快推进。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提速加力,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6%,比例居全国第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青山750千伏等主网架补强工程建成投运,中核同心液冷大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能源保障持续加强,核增先进煤矿产能5处,煤炭产量超过93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火电机组开机率稳定在90%以上,在全国电力保供攻坚战中贡献了“宁夏力量”。
六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以“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在人口“一老一小”、住房“一旧一危”、就业“一生一困”方面重点突破、精准发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落地投用。率先在全国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住院费用跨省“一站式”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及孤儿养育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青铜峡市、贺兰县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重点项目以工代赈方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祝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排名位居全国前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总体看,2022年全区经济呈现五大亮点。
一、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各地各部门紧盯全年目标,坚决打好“七大战役”,大力推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比全国高1.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农业增加值增长5.3%,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比全国高5.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进出口总额增长39.5%,比全国高3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增长5%左右。总体看,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发展主动权,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有效应对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成果。
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需求结构,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从工业看,1-11月份,全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3.6%提高到6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从农业看,前三季度,畜牧业产值增长11.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从上年同期的40.4%提高到42.5%,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4%。从投资看,1-11月份,全区工业投资增长23.6%,占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3%提高到47.4%;民间投资增长12.3%,比重由57.9%提高到59.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2%,比重由6.7%提高到8.3%。
三、动能转换展现新气象
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构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新的增长动力不断积蓄成势。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6%,装备制造业增长25.2%。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1-10月份,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5%;1-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9%,比全国高14.5个百分点。新主体新企业持续增加,11月末,全区登记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4.47万户,增长6.5%,其中,企业20.55万户,增长5.0%。
四、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
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安全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7.2%,增速居全国第6位,其中税收收入同口径增长24.4%。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8%,增速比全国高7.8个百分点。金融支持实体力度加大,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8.7%。粮食和能源安全保障有力,全年粮食产量375.8万吨,实现“十九连丰”;1-11月份,全区工业发电量增长6.7%、外送电量增长7.7%。
五、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1月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19万人,分别完成全面目标任务的104.7%和109.6%。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1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低于年度目标0.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全区75.6%的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