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40000/2016-00462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责任部门: 政府办公厅

成文时间:

标题: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抗旱保灌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6-04-12

发文字号: 宁政办发〔2016〕57号

有效性: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抗旱保灌工作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6〕5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有关部门、单位:

2016年黄河来水持续偏枯,国家分配我区引黄水量大幅减少,农业灌溉面临严重困难。为积极应对干旱缺水形势,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现就做好2016年抗旱保灌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清引黄灌溉形势

据黄委会统计,截至2016年3月20日,黄河干流五大水库合计蓄水237亿立方米,比2015年减少66亿立方米,减幅22%。其中,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蓄水184亿立方米,比2015年减少36亿立方米,减幅16%,比多年均值减少34%。就我区而言,黄委会按耗水口径分配宁夏2016年4月—2016年6月耗水指标16.51亿立方米,较上一调度年分配指标减少3.46亿立方米,减幅17.3%,较近3年平均分配指标减少4.83亿立方米,减幅22.6%。此外,根据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测,2016年4月—2016年9月,全区气温以偏高为主,降雨偏多1成—4成,但灌水最为关键的6月降雨偏少2成左右。综合分析来水和降雨情况,2016年特别是上半年,我区农业灌溉将面临比较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各市、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及早准备,科学应对,全面完成2016年抗旱保灌任务,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

(一)优化水量调度。自治区水利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坚持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将分配的水量逐级细化优化,下达各乡(镇)、各支渠(协会),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好用活,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要抓紧制定水量调度应急预案和干旱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种因灌溉引发的突发事件。要充分发挥抗旱机井、机动水泵、沟道补水泵站、湖库调蓄的作用,采取井渠掺灌、沟水补灌、库湖丰蓄枯补等措施,灵活调配,综合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区农业用水。

(二)强化用水管理。各市、县(区)要积极指导做好灌溉工作,特别是在灌溉关键时期,要成立专门抗旱应急队伍,深入灌区,帮助和指导群众灌水,提高灌水效率。要坚决服从自治区水利部门的水量调度命令,将渠系末梢、灌水困难地区作为工作重点,解决好灌溉矛盾,防止水事纠纷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维护良好的灌溉用水秩序。

(三)加快工程建设。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要抓紧实施抗旱应急水源、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尽快完成沟渠清淤、国土整治、农业开发等水利项目,确保工程尽早发挥效益。要积极筹措资金,抓紧组织维修抗旱机井、沟道补水泵站、各类移动水泵,确保所有设施设备能够及时启动使用。要提前做好抗旱物资的准备,储备一批水泵、注水器、拉水胶囊等装备设施,确保关键时刻能调得出、用得上。

(四)提升节水灌溉技术。要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的研究和推广,继续普及和推广喷灌、滴灌、低压管灌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要继续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以及土壤墒情自动检测技术等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努力将节水灌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抓好结构调整。各市、县(区)要以这次缺水为契机,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调整作物结构,合理确定种植规模,严控水稻、压减玉米,切实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严禁无序、盲目开垦新灌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结构调整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集中连片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三、强化工作责任,维护良好的灌溉秩序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区)是水资源管理的主体,要把抗旱保灌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做好支渠以下用水管理及用水秩序,以及井灌区、节水工程的建设管理等工作;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要亲自指挥春灌用水工作,实行领导包乡(镇)、干部包村的分片负责制,协调基层组织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抓好各项抗旱保灌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协同配合。自治区财政部门要围绕灌区抗旱做好资金调配;农牧部门要抓好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农艺节水措施的推广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救灾准备工作;电力部门要做好农业灌溉用电的保障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三)强化宣传服务。要加强与各类宣传媒体的对接,积极向社会广泛宣传水情,营造抗旱保灌的社会氛围。要采取走村入户分片宣传的方式,把春灌缺水形势向农民深入宣传,增强农民避灾减灾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抗旱自救。要组织水利、农业、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及时分析水情、墒情、农情和气象情况,为灌区抗旱提供适时技术指导。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4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