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脱贫富民基础
发表时间:2017-06-21 15:18:47 来源:海原县 阅读量:
【字体:

新一轮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海原县紧盯基础设施这一瓶颈制约,以贫困村“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引领,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脱贫富民基础。

一是打通“致富路”。在高速公路方面,建成海原至海兴开发区高速公路,东接福银高速,打通了向固原、西安方向的大通道。开工建设海原至同心高速公路,今年建成后将实现向银川方向的高速连通。最近,自治区发改委又批复海原至平川、海原至中卫两条高速公路,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在县内干线公路方面,今年计划改造提升S204、G341等公路184.9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99公里。在农村公路方面,五年累计建成977公里,18个乡镇全部通了柏油路,168个行政村和部分人口较多的自然村通了硬化路。对目前剩余的790公里农村公路,争取3年内全部予以硬化,切实构建起“外连内通”的路网体系。

二是解决“饮用水”。在生活用水方面,连续多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去年建成中南部饮水连通海原片区项目后,全县农村自来水通村达到95%、入户率达到83.2%。个别人口较少的自然村和居住分散的农户,通过集中供水点、集水场、屋檐接水的方式予以解决,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彻底解决。在生产用水方面,累计建成中小型水库50座,改造早作基本农田75.8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1万亩,保障了重点产业基地的生产用水。去年开工建设脱贫攻坚水源工程海原“三塘”水库项目,今年建成后将增加灌溉面积8万亩。同时,正在争取“中部干旱带贫困片区西线供水工程”,项目建成后再增加灌溉面积12万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是改善“保障房”。扎实推进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改造2.2万户,农村危窑全面消除,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今年,针对剩余的1.3万户农村危房,启动实施销号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96万元,非建档立卡户的补助提高到2万元,调动群众积极性,争取年内实现农村危房全改造、全销号。

四是覆盖“电信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实施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推进光纤、4G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目前有109个行政村、606个自然村通上了光纤网络与4G信号,今年项目完工后,将基本实现农村信息化服务全覆盖。

五是打造“示范村”。坚持以产业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以“五通八有”为目标,整合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村庄建设、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农村道路等项目,建成美丽村庄24个。今年,海原县筹措720万元专项费用,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配套环卫设施,建立长效机制,引领农村建设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方向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