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 编号: | 第225号 | 类别: | 文化建设类 |
---|---|---|---|---|---|
主 办: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协办单位: | 教育厅、财政厅 | ||
案 由: | 关于推动宁夏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 ||||
正 文: |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区有技工院校25所,其中公办或行业办学校17所、民办学校8所;办学层次涉及普通技工院校13所、高级技工院校6所、技师学院6所;设有专业71个,其中涉及第三产业专业52个;目前在校生规模接近1.44万人,专兼职教师2274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1.5万人次。技工教育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技能人才,但依然不能满足我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仅以宁东基地为例,每年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人的缺口就有6000人左右,这与我区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技工教育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招生空间受挤压。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技工教育性质是技能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受“重学历轻技能”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和学生往往看重学历升造,导致技工院校招生压力逐步增加。 二是经费投入缺口大。技工院校与中等职业院校经费投入有差距。自治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经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经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经费等专项资金缺少对技工院校的倾斜,导致发展受限。 三是教学资源较薄弱。自治区层面没有设置技工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导致技工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发展薄弱。此外,专业建设特色不显著,专业结构不平衡,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校企合作还仅仅停留在招工用工、接收实习的较浅层面,没能从校企共建、师资共享等方面深层次合作。 推动宁夏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此建议: 一是提升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设立技工教育活动周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技工教育的认可度,明确技工教育的办学地位,把技工院校纳入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技工院校。 二是加大对技工教育的资金投入。建议相关部门将用于职业教育部分的资金,每年按照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大支持技工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三是实施技工教育提质赋能计划。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建成宁夏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专业框架图,明确重点支持专业、鼓励发展专业、预警提示专业。设立区级技工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大力推动建设“通识课程+专业训练+技能大赛+双创实战”的课程教学体系、“校内实训+校办工厂+企业实岗”实践训练体系、“校长+教师+学生”的支持参与体系,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沉浸式、场景化。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工学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身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以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为重要载体,按照“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办学思路,逐步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师资队伍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一体化课程学业评价、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形成校企紧密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打通“企业招、学校训、企业收”的人才循环链,切实把技工教育做实、做优、做精,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强有力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
||||
办理情况: |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宁夏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全区技工院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和《宁夏技工院校设立办法》、《宁夏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办法》、《宁夏技工院校管理办法》、《宁夏技工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办法》、《全区技工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等技工教育“1+4+1”管理制度,推动建立了自治区、地级市、县(区)三级政府分级管理、行业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技工院校管理新格局。对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可分别比照大专、本科学历报考自治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三支一扶”岗位,用人单位在确定其初次就业工资水平时可比照同岗位大专、本科学历人员执行,通过创新政策举措,拓宽技工院校学生发展通道,提升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可度。将技工院校招生纳入“宁夏中等职业学校暨技工学校招生管理平台”,实现技工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同台公开、同台录取,搭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一体化人才成长“立交桥”。同时,将技工学校学生同等条件纳入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范围,统一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分类考试,打通了技工学校毕业生成长通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机会。加大新闻宣传力度,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及“7·15”世界青年技能日、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加大技工院校培养模式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刷新全社会对技能人才、技工教育的新理念。 二、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办学层次。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明确中央财政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可按规定用于支持技工院校。我区每年统筹安排一部分资金开展职业、技工教育项目竞争性评审,激发公办职业、技工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良性发展格局。2023年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12789万元支持技工教育发展。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技工学校,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在全国率先统筹6549万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支持12所技工院校购置培训教学仪器设备,技工院校基础实训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在技工院校建立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累计给予6960万元资助。围绕重点产业在技工院校累计遴选建设急需特色专业14个,累计给予1400万元资助。同时,提高办学层次,优化专业结构,2022年以来,新设立普通技工学校1家,升格高级技工学校4家,优化新批专业9个,新批高级技工班6个、预备技师班3个。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堂、课程、专业、院校建设标准》等12个教学政策,明确教学管理流程,规定教学教程,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构建技工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技工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一体化课程学业评价、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设,有效优化了技工院校课程结构,提高了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引导各技工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聘请企业专家兼职授课,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深入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水平。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技工院校与国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人才规律,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采取“冠名班”、“订单班”,建立联合合作学院等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有力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通知》,在企业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充分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和培训服务,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加快企业技能人才培养。 2024年8月 |
||||
附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