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十一届五次会议 编号: 第409号 类别: 经济建设类
主 办: 水利厅
协办单位: 农业农村厅
案 由: 关于宁夏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提案
正 文:

一、宁夏水资源状况

水是生命之源,宁夏属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180-220mm,蒸发量1000-1550mm,宁夏水资源稀缺,水源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地下水源极少,占用水量的1%。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已经成为宁夏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几点建议

(一)保障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逐级分配”和“同比例丰增枯减”的原则,全面落实初始水权制度,严格控制灌区的农业、生态用水总量。针对黄河可供水量、作物种植结构、灌区气候和实际用水需求、社会、经济等因素,在多年分配指标的基础上,突出实时调度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井渠结合”、“以沟补渠、机动水泵等多水源联合调度等灌溉措施、灌溉技术的推广,大大减少耗水量。

(二)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首先大田作物通过精平土地和合理调整沟畦规格等手段提高灌水效率。其次是对排入排水沟的水量进行循环利用。三是适时适量启用机井进行补充灌溉,循环利用由排渗损失的水量。四是在田化管理落实,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黄河每年分配给宁夏40亿立方米,实际用水量在32-3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比大,约85%左右。针对黄河可供水量、作物种植结构、气候和灌域实际用水需求、社会、经济等因素,在多年分配水指标的基础上,突出实时用水灵活性,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大大减少农作物的耗水量,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水损耗,节约水资源。

(三)加快水源涵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宁夏青铜峡灌区随着供港蔬菜面积逐年增加,机井数量越来越多,这样造成地下水抽取量逐年增多,这样下去势必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据调查目前这部分水量管理有缺失,需要引起地方和部门重视,加强管理,确保地下水地上水统一管理,合理利用。

(四)自2018年以来唐徕渠依托“第二农场渠量测水设施建设项目”和“贺兰县现代化农业生态灌区建设干渠量测水设施改造项目”,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先行先试,已完成102套直开口测控一体化闸门改造,闸门自动化属地管控雏形初见,标段内处、所、段信息化管理形成闭环,这为全区水利系统推广积累了经验,水利部门应积极推广,切实推动水利信息化升级转型。

办理情况:

马瑞霞委员:

感谢您对宁夏水资源节约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关于宁夏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提案》”已收悉,经我厅与您沟通,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用水权改革,优化水资源配置格

一是完善水权分配机制。以县域为单元,全面推进用水权确权,做到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应确尽确,农业用水权以2019年宁夏引(扬)黄灌区遥感灌溉面积为主,将农业用水权确权至有效计量最末级单元。二是落实“四水四定”管控。在全国率先出台“四水四定”管控方案,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以水定地,以水定规模,优化调整农业用水结构,从紧核算农业用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同一作物、同一灌溉条件、同一类型区域采用相同灌溉定额及高效节灌率测算用水;力争农业取水量由53.06亿立方米减少至49.47亿立方米,灌区面积控制在1200万亩。三是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每年将黄河年度水量调度指标进行分解,分旬下达水量调度方案,加强供水用水管理,采取错峰调峰、编组轮灌、加大流量、跨渠调度、渠库互补、拉长灌期等措施,对全区引、扬黄用水实施精细化统一调度,确保灌区上下游均衡用水,保障农田应灌尽灌。灵活采用“井渠结合”“以沟补渠”等多水源联合调度措施,既保障农业灌溉,又减少排渗损失。

二、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推进“三个百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广滴灌、喷灌、管灌、激光平地、覆膜保墒等节水灌溉技术,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487万亩,占灌区总面积近5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1。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效节灌率达到55%以上,其中北部引黄灌区达到40%,中部干旱带达到80%,南部库井灌区达到90%。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结合,灌区和旱作区结合,综合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措施,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00万亩,占耕地的50%。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灌溉耕地全覆盖。三是优化农作物调整种植结构。坚持量水发展、适水种植,以农业用水控制性指标为刚性约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可消耗水资源量测算农业灌溉规模,优先保障粮食生产用水,突出葡萄、枸杞等特色种植业供水,严控水稻等高耗水农业种植规模,水稻由2017年121.6万亩压减到2022年不足50万亩。供港蔬菜由2018年31.2万亩下降到2022年25万亩,随着灌区小麦面积扩大,供港蔬菜有望进一步减量。

三、强化水资源管理,促进农业节水控水

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将引、耗黄河水总量纳入全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节约用水奖惩等紧密挂钩。统筹地表水、地下水调度,构建互通互补、协同共治的机制,加大地下水位、取水量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地下水量、水位双控体系,保障地下水生态安全底线。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灌区

坚持工程带信息化,全灌域连片实施渠系测控一体量水设施和信息化工程,推动农业供水精准配置、精准测量、精准灌溉,为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支撑。自流灌区大型水闸、三大扬水工程主要泵站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3835套,其中干渠直开口1478套,覆盖率39%;末级渠系2357套,覆盖率27%,引黄灌溉正加快由“人工管理”向“智慧管控”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深化用水权改革,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田间用水管理,推进数字灌区建设,努力打造农业深度节水控水示范区,保障先行区建设水安全。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