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 编号: | 第119号 | 类别: | 社会建设类 |
---|---|---|---|---|---|
主 办: | 商务厅 |
协办单位: | 农业农村厅 | ||
案 由: |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提案 | ||||
正 文: |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已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区农村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深加工比例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商品化培育供给不足,再加之大部分农村电商企业及农户品牌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化竞争、标准化配送的要求。 二是电商人才匮乏和融资难。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无法对农村电商形成有效智力支撑。对农村电商发展的金融支撑滞后,电商平台建设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政府投入,但是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对电商行业尤其是农村电商的补贴性投入不够。 三是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仍需进一步改善。由于产业链信息不对称,城乡之间需求对接不畅,导致农产品上行难,“酒香也怕巷子深”。再者,农村电商工作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多龙治水,在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上政策分散、合力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为此建议: 一、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准确把握本地发展情况,找准电子商务的发展定位,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投入。用好政策杠杆,加大土地、融资、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做到招引电商企业与扶持本土电商创业并重,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电商投融资机制和担保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应用,促进农产品线上交易便利化。 二、强化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整合。电子商务应与当地优势产业结合起来,搭建完善区域电商平台,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加快仓储物流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区域物流中心,支持冷链配送及仓储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包装、保鲜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减少生鲜农产品产后损失,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积极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发挥好我区农产品特色化的优势,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注重产业培育和品牌推广,着力打造“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政府出资建立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标准,引导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产地的标准化程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将用户需求和农户生产精准对接,实现我区农产品销售精细化、高端化。 四、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商及信息化知识,整合各部门的电商培训资源,提升培训实效。拓展“互联网+”模式,积极推进农村青年电商融合发展,充分开发本地人才资源,发掘和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引导青年回乡创业就业。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作用,强化孵化创新功能,提供品牌培育、技术指导、企业融资等专业服务,带动我区农村电商集聚发展。 |
||||
办理情况: | 自治区工商联: 贵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2015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商务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厅主动作为,在积极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资格的基础上,在我区全域创新实施了农村电商“筑梦计划”行动,将国家支持与本区配套措施有机结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省域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商+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助推农产品走出去、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带动脱贫富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6—2019年,全区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255.12亿元,年均增长49.2%,占全区网络零售额的比重超过4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182.98亿元,年均增长24.9%;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达1.5万人。2019年底,我区网商共计12.69万家,带动就业人数35.22万人。 一、主要做法 (一)持之以恒抓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活力的农村电商主体。 积极引导传统涉农企业“触网”营销,支持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等个体依托电商创业兴业。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农村电商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提升、活力不断增强,涌现了杞里香、西鲜记、刘三朵、老庄家、解忧电商等有特色、有品牌的明星电商企业,打造了“宁夏智慧旅游网”“塞上e家”“大美同心”等有影响的本土电商平台。农业农村厅建立 “宁夏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暨宁夏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自2019年7月份运营以来,累计入驻商家121家,上线465款特色农产品,涵盖了枸杞、红酒、羊肉等9大品类。截至目前,全区涉农电商平台型网商25家,服务型网商超过4000家,应用型网商超过12万家。 (二)提升服务打基础,基本建成了覆盖面广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将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坚持县、乡、村三级服务设施同谋划、同布局、同推进,统筹开展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建设,建成了集数字网络、物流配送、人员培训、金融服务、创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5个,建成了网络购物、代收代发、农产品网销、生活服务、创业服务等“一站多业”的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209个,基本实现了省域全覆盖,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上行下行贯通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三)提速降本强支撑,建立了衔接通畅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坚持以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为重点,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县域快递企业集聚和资源整合,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淤点”、打通了“堵点”、解决了“难点”。截至2019年底,我区建成了1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46个乡镇快递网点、650处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点,20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双向流通的“微循环”基本畅通,运输难、配送慢、成本高等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厅积极整合资源,争取农业部农产品冷链建设项目资金6661万元,启动实施全区农产品仓储冷链建设项目。 (四)统筹兼顾惠民生,䠀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电商脱贫富民之路。 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精准扶贫和农业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利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央企定点扶贫机制等,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品通过电商拓展国内市场,打造了枸杞、葡萄酒、滩羊、有机大米、长红枣等特色网货品牌,探索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电商扶贫合作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业农村厅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百企千村”直播带货活动,活动共达成销售17209单,实现销售额103.3万元,累计观看人次达156.7万;积极组织贺兰县、中宁县、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隆德县申报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项目,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宁夏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以来,完成直播助农活动共计55场,实现销售400余万元。 (五)多措并举抓培养,搭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电商大舞台。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孵化体系,主办了三届“电商讲师大赛暨全区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实施了宁夏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支“下地能弯腰、上桌点鼠标”的新型农村电商队伍,厚植了我区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基础。近5年来,全区农村电商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超10万人次,灵武“大米姐夫”王刚、“草编哥”孙磊、“大寨子文化传承人”杨斌,泾源“蜂蜜姐姐”马建霞,海原烙画艺人田荣等一批农村电商草根创业人和带头人脱颖而出。农业农村厅制定全区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分批次在五市举办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在银川、石嘴山、中卫举办3期培训班。 二、下一步打算 (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农村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鼓励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实力。支持本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与区外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发展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孵化一批农村网商。充分发挥实力电商平台带动、服务商专业化服务、行业协会抱团发展等作用,强化政府的培训、孵化、扶持等功能,支持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利用农村电商创业;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产品经销商等深化电子商务运用,利用第三方平台触网营销。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结合农村“双创”和脱贫攻坚,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贫困户等群体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提升电商应用能力,帮助其在电商产业链条上实现就业。 (二)着力健全完善三大体系,进一步强化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撑功能。 重点推进完善县级公共平台服务体系、乡村站点服务体系和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强化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枢纽功能。充分利用已有各类产业园区硬件设施,坚持电商产业链条化集聚发展,配备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心以及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等,拓展“一站化”服务功能;强化政策支持,在电商孵化、品牌集聚、产业孵化、信贷扶持、环境营造等方面出实招,切实将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县域电商产业、社会资源、综合服务为一体,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公共服务网络核心。强化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末端支撑功能。推动“一村多站”向“一站多业”转变,实现上行下行、便民服务、农技服务、金融保险、电商培训、网络营销等功能集成,成为服务农村群众的“集合体”。强化物流配送保障功能。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多种形式的集约化配送,试行“统仓共配”模式,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与电商、快递等物流服务网络和仓储设施共享衔接,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市场化合作。 (三)着力推进热点工作,进一步积蓄农村电商发展的新动能。 大力培育网货品牌。鼓励各地按照“一县一品牌、一镇一产业、一村一特色”,打造电商地方公共品牌,打响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结合网络销售特点,采取共享共用共推等方式,升级“老字号”、开发“原字号”、壮大“宁字号”,让枸杞、滩羊、甘草、硒砂瓜、马铃薯“五大之乡”品牌更加响亮,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支持电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涉农电商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申请注册商标、创立自有品牌,形成大品牌顶天立地、小品牌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强化本区域品牌意识,加强防伪溯源技术运用,打击不法商家冒用特色品牌,为我区地标性、原产地等重要产品保驾护航。大力发展电商直播新业态。鼓励各地培育一批直播电商基地,引进培育一批直播电商机构,孵化一批网红品牌,培养一批直播带货达人。要推动直播电商与传统商贸流通业相结合,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商贸流通企业整合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资源,有序推广“社交电商”“微信电商”“社群电商”等新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要精心组织大型电商促销活动。实施“守旺宁夏•电商助农‘双十工程’”,举办好“阅宁夏 鉴优品”全民电商节活动,扶持、孵化一批电商创业群体,推动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一批特色产品销售,形成一批各有特色的电商发展新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助力宁夏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等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和筑梦计划,推动我区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为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新宁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贵联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厅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
||||
附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