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 编号: 第299号 类别: 经济建设
主 办: 农业农村厅
协办单位:
案 由: 关于振兴我区奶产业的提案
正 文:

    宁夏气候条件适宜、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奶产业是宁夏1+4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基础最好量最大,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产业全区存栏奶牛40万头左右,日产奶鲜量5000吨,奶牛存栏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人均牛奶占有量300公斤以上,全国排第二,成母牛单产8000公斤以上,高于全国1000公斤奶产业直接产值20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平均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年收入15万元以上的占10%,远高于宁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宁夏生鲜乳主要质量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达到欧盟标准乳制品奶香浓郁,口感营养俱佳,广受欢迎。

但是,当前宁夏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是社会公众对宁夏奶产业发展取得成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费乳制品积极性不高二是优质粗饲料产能不足问题日渐凸显我区优质粗饲料用地偏少、供应量跟不上奶业发展需要2018年青贮收购季节部分地区出现抢收现象,部分牧场到甘肃、内蒙收购,每吨增加运费成本100元左右三是乳企和奶牛场利益联结不紧密,奶农没有定价权处弱势,部分乳企生鲜乳计价方式不合理压级压价甚至拒收鲜奶四是环保部门要求粪便还田利用采用工业排放标准达标排放,造成部分牧场投入大量资金配套处理设施后粪便难以还田利用五是随着宁夏奶牛养殖规模快速扩张,原有的资源环境优势逐渐减弱,养殖成本较高精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率不高、单产水平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渐暴露,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养殖场经营压力增大六是宁夏虽然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质奶源基地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本地产品品牌做引领,产品结构单一,综合竞争力不强,好奶没有卖出好价格。为此,建议

一、加大对宁夏奶业发展成效的宣传和人才培养。建议把宁夏奶产业取得成绩作为宁夏的一张名片,大力宣传,奖励在奶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搭建奶产业人才培育平台,邀请从宁夏走出去国内国际知名专家返宁,对现有养殖场管理团队进行不同层级常态化培训,培养更多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支撑宁夏奶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奶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建议对宁夏奶牛养殖粗饲料用地进行调查,引导支持农业合作社对农户手里小块耕地进行整合,发展优质粗饲料种植对供港蔬菜用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引导农户改种青贮玉米开辟青贮玉米等饲草绿色通道,出台收获季节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政策明确奶业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的思路,设立奶牛养殖业行业准入条件。

三、完善生鲜乳收购定价机制。建议政府引导,由奶业协会、乳企、养殖场共同参与建立生鲜乳收购价格协商机制通过政府补贴部分保费等方式,鼓励保险公司拓展产品种类,参照粮食等涉及民生农产品探索牛奶保护价收购机制

四、支持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议协调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门,明确养殖场粪污还田利用排放标准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绿色循环利用模式,确保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发展奶业社会化服务及第三方检测。建议创新奶牛DHI测定中心运营管理模式,通过适宜方式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运行,及时应用检测数据为奶农提供更广泛的指导服务提高牧场精细化管理节本增效技术普及率探索建立为农高效服务机制。协调权威机构承担生鲜奶第三方检测任务为生公平公正定价提供可靠依据

六、加大宁夏牛奶宣传力度、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建议通过加大宁夏黄金奶源宣传,电视台纸媒体自媒体辟专栏进行公益宣传培育休闲观光体验牧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宁夏牛奶认知支持本地龙头企业牵头整合地方品牌和养殖场,打造影响力较大的宁夏牛奶自主品牌鼓励引进特色鲜明体量较大的终端牛奶品牌进行合作、重组、兼并,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市场竞争

办理情况:

孙瑛常委、鲁宝杰委员:

奶产业是自治区主抓的“1+4”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奶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着力强基地、优结构、提质量、育龙头、促融合,补齐奶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有力促进了奶产业稳定发展2018年,全区奶牛存栏60万头,鲜奶产量231万吨,居全国第7位,人均牛奶占有量326公斤,居全国第1位。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成母牛平均单产8500公斤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0公斤;生鲜乳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到3.7%和3.2%,体细胞数低于28万/毫升,主要质量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达到欧盟标准。奶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收到您提出的“关于振兴我区奶产业的提案”后,我厅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单位和产业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消化吸纳。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奶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农业农村部等9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要求,我厅联合发展改革委等8个厅委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根据土地承载能力、饲草料供给能力等条件科学确定奶牛养殖规模,引导奶牛养殖基地向适养区域转移,促进种养业在布局上相协调。将粮改饲项目实施范围由14个县(区)扩大到21个县(区),高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由6.38万亩增加到16万亩。同时,积极探索“黑麦草+青贮玉米”“黑麦草+水稻”“春小麦+燕麦草”等一年两熟种植模式,集中连片复种一年生优质牧草6万亩以上,有效提升优质饲草供应能力,缓解了饲草不足的问题。

二、关于全面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了“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亿元以上,扶持208个奶牛场完成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形成了“奶牛场+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厂”粪污处理利用网络,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联合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强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探索奶业绿色循环发展机制。针对部分地区奶牛粪污还田利用渠道不畅通、排放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进行了多次协商沟通,并向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汇报,共同商议解决办法。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行业》,就畜禽养殖行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申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明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按照国家、自治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为指导和规范奶牛粪污还田利用提供了依据。

三、关于探索企农利益联结机制。针对奶源紧张时外来企业提价抢奶、本地养殖企业拒按合同交奶等情况,我们主动与市、县(区)政府对接,积极与伊利、蒙牛等乳品加工企业沟通协商,及时化解矛盾。多次组织奶业主产区农业农村部门、奶业协会、乳品加工企业、奶牛养殖场及行业专家,就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进行研讨,支持吴忠市先行试点。目前,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已组织养殖和加工企业,规范生鲜乳购销合同,科学合理测算奶牛养殖成本,探索建立农业农村部门与奶业协会、乳品企业定期协商奶价制度,形成多方协调定价机制。

四、关于创新奶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2017年以来,我厅每年安排补贴资金40-60万元,支持吴忠市建立了2个奶业生产社会化综合服务站,为70多个奶牛场提供高效繁育、精准化配方、科学饲养管理等技术指导培训,覆盖奶牛群8万余头,服务牧场平均公斤奶饲养成本下降0.1元,奶牛日单产提高2公斤,年头均增加效益2000元左右。今年,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建立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第三方监测体系,由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承担我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任务,上半年已完成奶站和运输车辆生鲜乳检测354批次,为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五、关于强化奶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交流,依托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中爱奶业科学技术中心西北分中心等平台,加快奶业科研推广骨干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资源和平台,加大奶牛场职业场长、营养师、配种员、临床兽医等生产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培育力度。邀请国内外知名奶业专家来宁开展4次技术培训讲座,组织参加全国性奶业技术培训交流会5次,累计培训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奶牛场技术员1200余人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实施,轮训和培养奶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奶业职业经理人)400余人次

六、关于加大对宁夏奶业发展成效宣传。组织在宁夏新闻频道、宁夏卫视、宁夏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全国性的奶业交流和展览会上,大力宣传报道和推介宁夏奶业发展成效,进一步提升我区奶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我区奶产业发展成效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邀请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每日农经》栏目制作播出了“宁夏奶牛不一般 ”宣传片,在银川市、吴忠市分别举办了“中国(银川)国际奶业展览会”和“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加强宁夏优质奶牛、优质奶源、优质乳品宣传推介,提升宁夏牛奶产地知名度

    目前,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提案所反映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立、宁夏牛奶自主品牌打造等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之以恒加以解决。关于青贮玉米等饲草纳入“绿色通道”享受免收过路费政策的问题,已与交通运输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但因国家“绿色通道”政策明确规定饲草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不适用“绿色通道”运输政策,交通运输部门未同意。这一问题我们已向农业农村部反映,建议请他们与交通运输部协商,对国家“绿色通道”相关政策进行修改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以办理这次重点提案为契机,认真研究我区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奶产业“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目标,加强规划引导,细化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种养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奶牛、优质奶源和优质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区奶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