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 编号: 第103号 类别: 科教卫文体
主 办: 教育厅
协办单位:
案 由: 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质量的提案
正 文:

    学前教育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截至目前,全区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130所,其中公办园498所,在园幼儿97241人;民办园632所,在园幼儿133274人,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1.46%。现有幼儿专任教师(含公民办)11410人,在编1863人,聘用9547人。2017年新建改建幼儿园220所,新增学位2.3万个,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87所,占到了78.5%。下达政府购买服务资金2000余万元,惠及93所幼儿园、2.5万名幼儿。全区已基本实现了在城区至少有3所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目标。从2017年春季前期开始,对全区幼儿园在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适龄儿童(含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免除保教费并补助伙食费(简称“一免一补”),共下拨资助金3250.08万元,惠及幼儿27084人。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学前教育资助覆盖面、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是幼儿园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部分公立幼儿园投入不足,育教设施设备老化,再加上收费较低,能维持基本的运转,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教师待遇低,流动性大,公办幼儿园的整体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乡镇幼儿园教学设施配置不足,与城市相比教学条件简陋,教育教学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学前班依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是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归宿感较弱,事业心不强。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的占比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骨干教师缺乏,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幼儿园教师工作项目繁多、琐碎却又责任重、压力大,教师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再加上工资待遇低,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较弱。民办幼儿园以“购买”的方式获得教师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自然产生“你出钱,我为你干活”的“委托——代理关系”,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事业心。

    三是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紧缺。外聘人员占在职在岗教师的80%左右,编外教师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支持,不能进入财政供养序列,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培训经费都得不到落实,导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保教质量不高,其公益性和普惠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幼儿园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许多人生观的铺垫、智力的启迪、生活习惯的养成都会在此阶段开启,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人的未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公办园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在政府购买服务实施过程中,扶持社会力量办园的同时,将公办幼儿园列为项目幼儿园;通过加大幼儿资助的覆盖面及购买学位数量,减轻农村入园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幼儿能享受到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制定出台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将公办园聘用教师列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吸引各方关注学前教育,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幼儿园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大民办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比例,鼓励民办幼儿园加大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继续办好宁夏幼儿师范和各地级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特别要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出台具有吸引力的针对性政策,招聘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幼教队伍中来。

    三是单独为学前教育核增教师编制,逐步解决现有幼儿园编制教师挤占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为幼儿教师核定教师专项编制。

并案内容一: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预计2020年左右,我区二孩人口和新市民随居子女叠加带来的入园高峰即将到来。虽然目前我区学前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但仍是教育体系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按照配套幼儿园与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同步规划要求,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结合城镇化进程、二孩政策、人口密度及变化趋势等因素,本着因地制宜、优化配置的原则完善学前教育布局,切实缓解人口政策调整后面临的新一轮幼儿入园矛盾。

  2.落实政府责任,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投入比重。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制定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纳入教育经费预算,逐年提高学前教育在财政性教育投入中的比重,确保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功能。

  3.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实施“地方为主,省级奖补”的机制,建立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机制和幼儿园教职工保障机制,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业务培训、教研服务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并在落实教师“五险一金”等待遇上给予倾斜。二是制定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惠政策。对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及其他富余公共资源,除优先考虑举办公办幼儿园外,倾斜支持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同时,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园、联合办园,鼓励企业出资运作或承办普惠性幼儿园、在税收和政策上对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幼儿入园问题的企业和机构予以优惠和扶持等,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4.推动学前教育立法,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立法强化政府保证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职责,二是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并案内容二:

    近年来,随着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公办学前教育的覆盖面,一大批公办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地化解了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但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均未核定机构和教职工编制,除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办园的以外,大多采取集团化模式依托原有公办幼儿园运营,致使临聘教师比例偏高、队伍不稳定且与编制内教师同工不同酬,制约了公办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以石嘴山市为例,目前有幼儿园94所,在园幼儿19392人。其中:公办园12所(由政府投入新建的幼儿园采用由优质公办园托管即公建公办的共5所)、民办及企业办82所。公建公办幼儿园目前存在以下困难:一是编制不足。由公办园托管的新建幼儿园均未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由本部派出,其余人员均为外聘人员。二是经费紧张。新建投入使用的幼儿园基建和设施设备基本由政府投入,其余的运行费用全部用公用经费和收费解决。近两年来,随着公办幼儿园聘用人员的增多,办园经费压力日益增大。

    以石嘴山市实验幼儿园为例,原编制为16个班,68个编制,改扩建和托管两个分园后,班级增加至43个班,编制仍然是68个,现外聘121人,占比64%,且同工不同酬。在编教师月平均工资6146元(含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养老保险等1485元,不含绩效工资、目标考核奖、民族团结奖、取暖补贴等)、聘用教师月平均工资2877元(含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和生育、养老、失业、医疗、工商保险等1643元),工作量大待遇低造成优秀教师聘不来、留不住,教师队伍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

2017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将“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确立为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同时,《意见》明确指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意见》为切实改善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工资待遇提供了政策依据。

    建议:自治区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并建立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工资补贴机制;或通过购买服务,提高生均经费补助标准,所需资金由区、市、县(市、区)财政各自按比例承担,逐步缩小编内外教师差距,稳定师资队伍。


办理情况:

罗海波、杨淑丽代表:

你们提出《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质量的提案》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幼儿园建设方面。2011-2017年,我们统筹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8.95亿元,建设幼儿园1026所,新增学位16万个,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7年的81.46%(山区9县平均为76.1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达到86%。

2018年,我厅已会同财政厅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4.3亿元,其中设备配备1614万元。批复各市县新建改建增设幼儿园104所,增加学位1.6万个。其中:城市及县城2.34亿元,占54.4%;农村1.96亿元,占45.6%。川区2.49亿元,占57.9%,山区1.81亿元,占42.1%。做到了山川共济、统筹城乡,较好的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和实际发展需要。今后几年还将持续投入,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二、关于投入机制方面。2016年,我厅会同财政厅建立了公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奖补机制,生均基准定额为每生每年300元,自治区财政对达到基准定额市、县(区),分山川按50%和70%的比例进行奖补。2017年下达奖补资金924.76万元。今年已经下达奖补资金1125万。这一做法被教育部办公厅转发全国学习借鉴。自治区财政今年安排民办教育专项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同时,自治区正在研究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初步计划适当提高基准定额和奖补资金。

三、关于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普惠性资源方面。2018年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政府购买服务普惠性幼儿园95所,惠及2.6万多名幼儿(目前累计购买服务幼儿园361所,受益幼儿9万多人,受益教师5090人)。下一步,随着幼儿园建设数量的满足,我们及时调整资金支出结构,资金重点转向政府购买服务,计划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达到78.5%以上。

四、关于师资培训方面。一是重点培训园长。继续实施自治区级幼儿园园长专项培训计划,委托教育部幼儿园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用3年左右时间将全区幼儿园园长轮训一遍。去年培训600名幼园长,今年计划培训600余名。二是普遍培训教师。今年继续将学前教育教师纳入国培计划、区级培训,年内计划培训学前教师5000人次。

五、教师编制和培养问题。目前我区学前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和教师质量良萎不齐,并严重制约了我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根据我区实际,我厅起草了《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破解幼儿园建设瓶颈问题:一是在教师教育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师范专业录取,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入校后二次选拔,实施能力倾向与心理人格等职业性向测试;落实国家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二是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数量,支持区内本专科院校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增加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协调区外优质幼儿师范高职学校扩大在我区的招生规模。三是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5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四是实施政府购买农村幼儿园教师岗位计划,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规模和教师收入水平。五是依托高等院校和优质幼儿园,并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大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力度。六是根据国家要求,制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七是逐步完善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八是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九是关于幼儿教师编制问题,教育部表示已与中编办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将于今年出台幼儿教师编制标准。

相信通过以上系列组合拳的逐项落实,可以逐步解决我区幼儿教师队伍的存在的数量、质量等方面问题,促进我区幼儿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