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 编号: 第315号 类别: 科教卫文体
主 办: 教育厅
协办单位:
案 由: 关于艺术教育要重视审美能力培养的提案
正 文:

    目前,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开放度进一步增加,部分社会人群的心理情况、审美能力及核心价值观亟待提升,为了提高部分人群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以培养其崇高的自我思想及社会价值观。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目前主流的大部分艺术教育对提升被教育者的核心审美价值观是极其有限的,为了转变这种颓势,必须从根本上摆脱原有的艺术教育基本架构和形式,站在审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对待艺术教育,让以往停留在表面的偏技术类艺术教育回归到审美能力培养本质上来,焕发艺术教育的生命力。

    考虑到在国内的各种教育组成中,艺术教育占据的比重和分量不高,其被重视程度也远远不足,从而导致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总结如下:

    一、艺术教育中关于核心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工作独立性不够。目前,艺术教育实践中,老师一般选用常规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艺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念,忽视了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尤其是审美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导致学生无法主动接受艺术教育熏陶,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核心审美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的艺术思想进一步僵化等实践问题。

    二、艺术教育过程中审美价值观培养差异化不显著,目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大体上都是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导到既定的审美核心价值观中,让学生被动接受被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导致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及审美追求趋向于平庸化、大众化,严重缺乏满足自身特点的核心审美价值观;部分艺术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对学生既有核心审美价值观的全面抹杀现象,严重阻碍了受教育者在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涉及到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的问题还较多,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主观性因素还是客观存在因素,必须全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和从措施予以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尊重被教育者对自我核心审美价值观的选择权,发挥审美教育发挥出的审美功能和影响力,以全面强化艺术教育中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通过艺术熏陶和感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就审美教育工作而言,审美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手段本质就是艺术教育。所以,必须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拓展艺术教育中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部分。通常情况而言,艺术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教育者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促进被教育者完善自我人格。只有进行艺术教育,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形式美感,让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心境。在整个审美教育中,人的心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将影响到人的审美情绪。

    二、在艺术教育中引入艺术作品以提升被教育者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质量。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那就免不了以审美教育实践来提升审美能力,否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只能是一句空话,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快速领会到其中的美感。此外,还应该从加强学生的审美敏锐性方面发力,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核心审美价值观是能够通过后期的教育实现的。具体而言,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和欣赏健康的艺术作品,有意识地进行多方面的审美实践,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艺术,接受艺术熏陶,注重审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潜移默化特点。

    三、通过提高被教育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提升审美教育的反馈质量,最大程度让被教育者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为其培养核心审美价值观提供机会和渠道,此外, 必须落实好学习反馈工作,做到艺术教育工作的落地生根。除此以外,审美创新能力培养在学生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并且这种培养方式属于典型的创新再创新活动。诚然,人的艺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艺术欣赏经验来获取,进而形成丰富的艺术感知经验,从而使得审美想象力具有了厚实的生长土壤。

    具体到艺术教育的的实践工作中来,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审美态度、艺术创造的规律方法以及对生活之美的感悟水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应当力行标准化、规范化、层次化的审美教育,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办理情况:

曹佳乐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艺术教育要重视审美能力培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艺术教育开展基本情况

学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化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提升艺术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区艺术和学生审美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夯实课时基础、定位艺术教育目标保障审美时间

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政府签订美育教育备忘录,并提请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校渗透融合、重视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并提出了明确的课时要求。

(二)推进试点工作、探索监测机制保障审美能力基础

推进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试点工作,探索学校艺术教育评价监测机制建设。艺术素质测评是衡量、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以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素质测评实验区为试点,总结出银川实验中学、银川高级中学、石嘴山光明中学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区全面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提供和审美能力提升。

(三)夯实优秀工程、弘扬优秀文化对审美能力的影响

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新培育创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3所。开展了“传承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征集活动,遴选100个优秀节目报送教育部。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确定181所“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落实音乐课堂中戏曲内容教学,对自治区演出推荐曲目、戏曲知识讲座和社团辅导专家名单进行认定,协调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宁夏京剧院、宁夏秦腔剧院等优秀剧团到各市、县(区)学校演出285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和喜爱。探索戏曲体验实践教育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抽调音乐教师与学生组成宁夏合唱团,在第十五届中国戏曲节展示开场大戏《王贵与李香香》。

(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以交响音乐会和歌舞晚会为主要形式,先后协调东方歌舞团、国家话剧院、陕西儿童艺术剧院和宁夏话剧团等优秀剧团到高校和中小学演出音乐剧《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儿童剧《春天里的童话》、儿童剧《菲亚、飞呀》等原创戏剧100多场,邀请8名国家级教授进行24场高雅艺术专题讲座。组织银川市中学生管弦乐团和银川市高级中学在部分学校演出30多场。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演出,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

(五)开展专业展演、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举办全区高等学校专业艺术展演活动,设有艺术专业的6所区内高校参加了包含合唱、器乐、舞蹈、朗诵、戏剧等必展项目和以艺术作品为主的自选项目,共有近3000名学生参加了展演,近万名师生现场观看,各市、县(区)和学校艺术教育相关人员进行了观摩,进一步强化了区内高校艺术专业发展对全区艺术教育及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引领作用。

(六)参加全国大艺展、展示艺术教育成果引领学生审美能力方向

组织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搭建艺术教育成果展示平台。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举办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仅2017年就收到全区15所高校艺术表演类作品99个、艺术作品368件、艺术教育科研论文47篇、艺术工作坊9间,举办了声乐、器乐、舞蹈、朗诵与戏剧四场现场展演,同时进行了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受到了高校师生的欢迎。

(七)积极组织培训、提升教师审美教育能力

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全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舞蹈艺术培训班和大中小学教师戏剧朗诵艺术培训班,累计培训620余人,提升了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审美教育的能力。

(八)开展各类艺术活动、营造良好师生审美能力氛围

开展了“我自信、我成长、我担当”暨“第十一届学生电影节”观影征文活动,收到学生电影征文6000余篇,广泛发动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撰写心得体会,逐级开展征文及评选,让优秀的电影作品激励广大学生,在观影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我区四年级音乐作品赏析能力、艺术课时达标率排名全国第一、音乐听辨能力、绘画创作与表达能力排名全国第二,四年级音乐基础编创能力、八年级优越听辨能力排名全国第三。

二、艺术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对艺术教育老师的培养力度,提升艺术教育中老师的审美能力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识。此项工作2017年开始教育厅已经通过聘请北京等地专家开展了3期,老师反响良好,2018年后半年将继续开展此项培训。

(二)结合自治区与教育部美育备忘录,由教育部面向中西部倾斜艺术教育政策,提供政策、资金等的支持,教育厅已经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

(三)加大对于学校艺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加大对于课堂教学对美审视能力考核力度。

(四)进一步提升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艺术展演、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基地建设等品牌活动质量,夯实学生审美能力活动载体的基础。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