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 编号: 第226号 类别: 经济建设(农林水牧)
主 办: 农牧厅
协办单位:
案 由: 关于促进宁夏马铃薯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提案
正 文: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繁育及深加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已超过180多万亩,马铃薯从昔日西海固群众口中的救命薯变成了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2015年宁夏已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项目省区之一。

    随着国家近年来进一步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马铃薯目前的深加工带来的水污染等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西吉隆德等地部分小企业因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停产的同时,减少对马铃薯的收购,马铃薯未来发展对今后宁夏南部山区发展、乡村振兴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建议:

    1.加强对马铃薯淀粉残渣的管理使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饲料,推进宁夏牛羊特色发展。结合宁夏南部山区肉牛、肉羊等繁育养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饲料生产,将马铃薯加工后产生的淀粉残渣与玉米节秆、苜蓿等草牧植物相结合,生产精细化青贮饲料,发展牛羊饲料生产,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绿色生态保护,一举两得。

    2.做好马铃薯企业的整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坚决关闭村镇等重污染的小企业,整合力度树立品牌,积极开展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提升产品附加值。

    3.继续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宣传力度。从健康养生的观念入手,培养居民对马铃薯的食品习惯,逐步推行马铃薯主粮化。


办理情况:

潘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宁夏马铃薯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马铃薯产业是宁南山区特色优势产业。200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按照“鲜薯外销、种薯繁育、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的发展思路,每年安排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争取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项目资金2000万元,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我区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年生产原原种1.2亿粒,一级种薯推广应用率达到78%以上,品种专用化率达到90%以上。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年可加工转化马铃薯100万吨,生产精淀粉10万吨、“三粉”5万吨。西吉县等主产区农民人均马铃薯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质量兴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总要求,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宁夏马铃薯产业绿色生态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优质专用新品种示范推广。加快培育引进高产、优质、抗逆、适宜主食加工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脱毒种薯和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进一步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支持企业建设原原种、原种、生产种基地,推进种薯市场化,大幅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种薯繁育、良种推广、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创新与管理。

二是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鼓励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行马铃薯适度规模经营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提高规模效益。以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载体,坚持技术集成创新,突出全程机械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力争标准化生产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经营产业化。支持建设马铃薯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培育产地市场,狠抓鲜薯分级、定量、包装销售。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建立种薯、专用商品薯生产基地,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强“互联网+马铃薯”的产销衔接模式。引进支持马铃薯主食加工龙头企业扩大开发生产马铃薯主食化产品。

四是加快推进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造废水废渣处理设施,尽快投入生产。结合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淀粉厂废水排放到农田的配套渠系,推广应用马铃薯废水肥田技术,加大对废渣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试验研究,促进马铃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是大力推进营销品牌化。加大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管,加强“西吉马铃薯”、“六盘山马铃薯”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管理使用,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积极争取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或举办有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大型节会,着力打造“宁夏马铃薯之乡”品牌。

最后,感谢您对自治区农业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