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 编号: 第86号 类别: 其他
主 办: 自治区科技厅
协办单位:
案 由: 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正 文:

2017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使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到36%,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全社会R&D经费支出3.26亿元,地区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1%,R&D经费增速和投入强度均创新高。全区拥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4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9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76件,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宁夏天地奔牛实现了智能焊接生产线减人增效目标,宁夏维尔铸造研制的高铁枕梁通过试车验收,已装车试运行,对实现我国高速列车关键部件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杉杉能源(宁夏)锂电池填补了我区锂电池产业空白;8个企业项目入选今年自治区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名单。我区通过科技创新,打破了以往倚重倚能的被动局面,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纺织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形成,从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异军突起。
  建议:一是自治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对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效的市、县(区)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地方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科技研发,使创新驱动更好引领经济发展。二是通过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办理情况:

尊敬的王小宁、冯宝忠、钟景明代表:

《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建议》收悉。“建议”高度肯定了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来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并围绕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和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动成果转化提出了殷切建议。我厅接收到建议后,专题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指派专人做好政策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来,自治区科技厅启动实施“五大科技创新行动”,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涌现新亮点。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区立足自身禀赋资源探索出的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新路,也被科技部称为“宁夏现象”,总结提炼为“宁夏模式”,同时也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获两项国家激励措施。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针对创新领域新问题、新需要,不断细化政策措施、完善支持方式,引导和带动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考虑。

一、进一步优化项目成型机制,拓宽项目来源。近年来,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我区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群体,对创新的需求非常迫切,期盼科技部门能够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但因为缺乏创新能力、不知道怎么创新等原因,导致研发不活跃,长期得不到科技项目支持。同时,一些项目也存在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不接地气等问题。为此,2019年我们启动实施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改革,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实行需求征集与项目征集“两个窗口”同步运行,双管齐下,分别建立需求库和项目库,确保科研工作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开展,促进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支撑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创新资源配置不够科学,项目形成渠道单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不够,科技项目与产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创新主体”政策答疑进一线活动,深入各大工业园区(开发区)进行政策宣传,帮助没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深入挖掘技术需求。相关企业可依托宁夏技术市场、“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等载体和机制,面向区内外寻找创新资源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聚合全国优势创新资源,凝练和实施科技项目。另外,我们还将持续优化和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进一步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科技成果产出转化主力军。

继续实施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建立完善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培育体系,引导更多区内各类企业对标科技型企业标准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是推动科技型企业各项支持政策落地。2019年,我们积极落实科技企业优惠政策,对2018年首次认定的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兑现奖补资金5200万元,对27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1080万元。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制度,制定《宁夏科技型企业监测统计工作实施方案》《宁夏科技型企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开展科技型企业统计监测,及时了解掌握科技型企业发展动向。起草《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措施》,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数量质量双提升。另外,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认定(备案)工作也正在稳步进行,我们将深入一线、跟踪培育,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申报认定工作。

三、进一步优化科研绩效,赋予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工作部署,着力清理解决科研管理领域存在的陈规旧章、繁文缛节和制度藩篱,推动科研管理方式适应新时期科研项目实施新需要,提升广大科研人员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广大企业申报财政科技项目的积极性。先后印发出台《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关于深化自治区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服务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围绕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聚焦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堵点难点问题,刀刃向内、从政府自身改起,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推动各级各部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带动各地方和企业激发创新活力。

四、进一步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支撑企业借力创新。借助东西部合作平台,服务区内企业借助东部发达省区技术优势,借船出海、借力创新、补足短板。上半年,科技厅积极落实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东部省市学习考察成果,先后赴江苏、上海等省市对接,与江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宁夏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合作,共同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担国家项目或课题。邀请全球500强霍尼韦尔集团来宁开展技术对接交流,推动与我区企业形成实质合作。我们将持续以引智力、引技术、引成果为重点,系统谋划设计东西部科技合作内容,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完善合作机制,扎实推进合作项目、合作平台落地,助力我区高质量发展。

五、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县域创新发展。我们将持续推动县域科技创新,推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县域科技创新改革县(区)试点工作,推动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通过考核奖补,激励引导县(市、区)重视创新、加强创新。年初已将R&D投入强度、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创新指标任务分解,督促市县抓好落实。同时,加强县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2019年县区级科技管理部门单独设立后,我们将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积极探索引导和激发县区主动运用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新路径和方法。

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今年以来,围绕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一方面是考虑优化我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队伍。先后研究起草了《宁夏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宁夏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启动全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和备案工作,建设全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库,通过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性。同时,充分发挥宁夏技术市场平台作用,全国1179家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已入驻平台,举办线上线下对接推介会9场,截至目前技术合同成交额3.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扩大风险补偿实施范围,大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促进创新资源和服务共享。加强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作,撬动各类金融资本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附 件:

点击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