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着黄河文明的“宁夏样本”
发表时间:2017-10-23 09:03:00 来源:宁夏日报 阅读量:
【字体: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宁夏引黄古灌区,是荡漾着黄河文明的宁夏样本,是中国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典范。

  北京时间10月10日23时左右,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一部流淌200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册,从中国的西北走向世界视野。

  10月11日,在“九渠之首”的青铜峡市,人们聚集于元代由郭守敬最初主持修建的唐正闸畔,欢庆宁夏引黄古灌溉区“申遗”成功。

  国际灌排委荣誉主席高占义说:“宁夏古代引黄工程遗产不仅属于宁夏,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在利用的同时保护好引黄古灌区意义重大。”

  生生不息的黄河涌出黑山峡后像一匹被驯服的野马,以蜿蜒的身姿流经宁夏平原,纵横交织的渠道宛若一条条动脉,经四通八达的干渠、支渠和毛渠,滋养出田园似锦的银川平原。

  黄河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处处渗透着人口、经济、生态对水资源的特殊倚重。

  宁夏引黄灌溉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公元前211年,秦朝大将蒙恬将内陆10万余人移民安置到河套地区,拉开宁夏引黄灌溉序幕。汉武帝时期,又3次移民100多万人到宁夏、陕西、甘肃等地,大规模屯垦开渠。

  元世祖时期,郭守敬采取因旧谋新的措施,对宁夏平原的12条干渠68条支渠进行疏浚,并建立了控制流量的滚水坝和节制闸,实现了储水向控水的技术飞跃。

  明代先后对七星渠、汉伯渠、唐徕渠等渠道进行疏浚修治,并将汉延渠、唐徕渠木制进水闸堰改为石制闸堰,宁夏引黄灌溉面积达到了133.5万亩。

  清末至1949年前,宁夏灌区水系基本上处于维持状态,水田面积仅存192万亩。

  盛世兴、水利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开始整旧建新,国家对古老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更新改造。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使宁夏地区形成一个面积1000万亩的黄河平原灌溉网和山区扬水灌溉网。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改写了宁夏两大自流灌区之一的卫宁灌区2000多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为宁夏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1956年,甘肃省兰州市建设自来水厂。因黄河河床狭窄、水流湍急,第一水厂斗槽式预沉池进水口施工出现困难。

  几经辗转,甘肃省从宁夏调河工前往支援,采用汉、唐时期修筑大渠的草土埽工即“草土围堰”法,只花费48万多元用50多天便如期完成进水口工程,为国家节约资金118.7万元。

  早在元代,宁夏埽工即名扬天下。这一方法还被应用到了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盛公、陕西省石泉电厂汉江进水口围堰、浙江省黄坛口电站护坦围堰。1979年,“草土围堰”法还走出国门,在我国援非的马里电站工程中大显身手。

  “草土围堰”只是历代引黄灌溉实践中积累的治水技术之一。其实,汉代的激河浚渠、西夏的卷埽治河、元朝的更立闸堰、明代的十里长堤、清朝的规模开渠,无坝引水、渠首工程的选址、渠道坡度的设计等,无不承载着宁夏劳动人民治水、用水、管水的智慧和经验。

  除了精妙的工程技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文学作品,以及治水管水制度、杰出治水人物、亲水惜水敬水的观念和习俗,和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等成为了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水文化源远流长,宁夏水利碑刻翔实记录了筑坝开渠、规复码头、更立闸堰的事迹,对考证史籍、辅翼方志、存史资政均甚为珍贵。

  “申遗”成功不是结束,是全新的开始。如何续写引黄古灌区的新篇章,成为摆在宁夏面前的全新课题。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力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推动沿黄地区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方向发展。

  “好”的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自治区适时提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灌区建设,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打造灌区工程设施,推动引黄古灌区在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共建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宁夏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