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大武口区以“稳企业、稳就业、稳发展”为工作目标,大力宣传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多措并举确保疫情期间辖区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一是优惠政策帮缓解。通过“延、缓、降、减、免、补”一系列优惠政策,发挥社会保险“减震器”“安全网”作用,支持企业稳岗和扩大就业,切实缓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为195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608万元,为650余家企业减免社保费1292.16万元,稳定职工1.7万人。组织恒达纺织、盈氟金和等20多家企业申报贷款贴息、新型工业化等补贴资金1000余万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复产复工。为13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万元,拟为347名符合申领创业补贴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发放创业补贴资金347万元,拟为9个被评为地级市、县(区)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发放补贴43万元,助力创业“势头”不减,一季度创办实体66个,创造新岗位97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284人。
二是筑台搭桥助就业。充分挖掘苏宁新能源、万达广场等商业、制造业、快递物流业等97家企业、“星海湖北域生态修复项目”等240个复工项目3197个就业岗位。畅通“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宁夏公共招聘网”等网络招聘求职渠道,开展“百日千万网络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借助“幸福大武口”、人社局公众号推送,朋友圈植入等方式,发布“精准招聘系列”,向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推送招聘信息2.5万条,促使达成就业意向894人。制作“个性化”择业海报15000余份,张贴覆盖市内300余辆公交车、近200个公交站点、307个社区卡点和街道社区公示栏;结合脱贫攻坚,组建20个工作组,携带8000份宣传册逐户走访各村,已向326名有就业意愿的城乡劳动力“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其中有152名农村劳动力),帮助1231名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购买“铁杆庄稼保”保险,减少务工外出风险。多措并举实现一季度新增就业45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人。
三是营造环境促和谐。摸排大武口区劳务移民暨大学生创业园、石嘴山市数字智能物流园、盈氟金和2万吨氢氟酸、星海镇养老护理院等54个复工建设项目和杉杉能源、丽日幼儿园等企业2193名劳动用工情况,重点向用人单位宣讲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稳定就业岗位和劳动用工、支持农民工返岗复工等政策措施。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协商和解机制,畅通双方对话渠道,引导企业和职工通过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同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各项途径公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电话、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受理电话,畅通维权渠道,引导劳动者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不见面”方式反映权益保障诉求。防疫期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6起,已审结20件(调解6件,裁决14件),为20名劳动者处理各项应得待遇款42.7万。妥善调解劳资纠纷17起,为113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