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25条措施切实解决市场主体“五难”
发表时间:2019-12-06 16:39:25 来源:吴忠市政府办公室 阅读量:
【字体:

吴忠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率先在全区出台了《吴忠市优化营商环境25条措施》,大力落实简政放权和减证便民的各项措施,不断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下沉,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实行商事制度改革,解决了市场主体“出生难”。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手续,建立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社保、银行跨部门协作机制,方便企业办理设立登记、发票申领、公章刻制、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事宜。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其中设立登记不超过1个工作日,印章刻制、社保登记、发票申领即来即办,银行开户不超过1个工作日。率先在全区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试点,采取简易登记、豁免登记等分类登记方式,实现了个体工商户行政审批的“快准入”、“直通车”。试点开展以来,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同比增长21.94%,改革前需要5天时间,改革后即来即办当场发照,改革前需要提交5份材料,改革后只需提交身份证即可现场办照。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417户,同比增长9.1%,总量达到10.4万户,位居全区第二。

深化“放管服”改革,解决了市场主体“办事难”。一是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对29个市直部门230项行政职权进行调整,取消16项。结合机构改革,划转政府部门行政职权203项。对1279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确定可“不见面”办理事项1045项,占81.7%。对164项行政许可事项申请要件、流程和时限进行压减,减少要件35%、压减流程24项、办理时限在法定基础上压缩50%以上。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规范审批事项77项,取消6项,合并35项。将安全报监、质量报监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办理时限分别由原来串联审批的5个、5个和7个工作日变为并联审批的3个工作日,施工许可证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7项压缩为6项。二是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对各部门索要的各类证明进行清理,制定公布保留和取消的证明事项两个清单,保留87项,取消94项,减少52%,有效杜绝了 “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下沉。在太阳山开发区、同心县下马关镇设立了2个跨部门、跨层级、跨行政区域的政务服务中心,为三县区交界处群众办理登记注册、民生服务、投资审批等事项,共承接市和盐同红三县区税务、市场监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506项,服务半径覆盖盐同红三县区交界处13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极大地方便了该区域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理行政审批、民生事项等政务服务事项。制定了园区“一站式”审批工作方案,梳理“套餐式”审批服务事项,推行“保姆式”、点对点、面对面”的代办服务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审批服务模式。正在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级审批权限下放给金积工业园区10项,利通区下放给金积镇行政职权56项、公共服务事项3项,实现了“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

开展“标准地”试点和“容缺后补”,解决了市场主体“审批难”。出台《吴忠市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试点)》、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标准地”的区域评估和控制指标,深化建设用地报批“三级联审”制度改革,将踏勘论证、节地评价两项工作合并开展,使企业拿到标准地后凭土地出让合同即可开工建设,缩短了审批周期。目前,已出让两宗“标准地”面积总计198.16亩,占已出让工业用地总面积的21.23%。印发《吴忠市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后补”办法》,创新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容缺后补”清单,明确梳理项目核准审批、土地预审、规划许可等审批事项可容缺要件97件(错误类容缺要件19件,缺失类容缺要件78件),大大缩减了投资项目审批时限。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解决了市场主体“生存难”。进一步规范公共事业服务事项,支持工业园区的电力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工商同价措施。理顺辖区内管道燃气价格,合理调整输配价格;取消用水报装过程中的收费(或预收费)环节,改为施工验收后结算方式。不断降低网络资费,调降互联网专线业务标准资费,为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免费提速。上半年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完成售电量32.71亿千万时,工商业电价降幅达13.9%,为企业让利1200多万元。落实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自治区“降成本30条”“创新驱动30条”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市累计为企业减免税4.35亿元,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约2.49亿元。争取自治区园区和企业挖潜增效资金10078万元。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商、税务部门实现“零”收费,交通、住建、质检、卫生等部门收费标准明显降低,共为企业减负8000多万元。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解决了市场主体“融资难”。建立市级领导精准包抓企业工作机制,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案等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目前,协调各金融机构向52家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贷款达4.7亿元;市本级3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金额3.5亿元;奶牛活体、应收账款、新三板股权、收费权、林权、企业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等多种抵质押贷款4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