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一步一步上台阶
2002年——2007年宁夏生产总值及增速的图表如同一个楼梯的侧影,一年一个台阶,五年实现跨越。宁夏经济的脚步沿着发展的台阶拾级前进,呈现出向上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7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30亿元,经济增速连续8年超过10%。
(一)经济社会五大亮点
亮点一: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基础地位增强,2007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9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16万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工业: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2%,全区城市化率达到45%。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6%。
三大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14∶40.6∶45.4变化为2007年的11.4∶50.4∶38.2。
亮点二:投资拉动 项目建设
预计200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10亿元,全年可争取到国家投资超过20亿元,涉及300多个项目。全区36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82亿元,宁东大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投资155亿元。
亮点三: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
重点监控的七个主要耗能行业有五个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全年关闭淘汰小炼铁高炉25座、小炼焦企业13户、小煤矿173处、小造纸企业55户,彻底拆除了45家小涉油厂点,提前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完成造林面积83.9万亩,在全国率先实现“人逼沙退”。
亮点四:社会事业
完成了15所企业移交学校危房改造、全区有8个县区成为教育强县,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4%和21.2%。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36个,新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亮点五:民生问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自治区确定的十项民生计划和30件实事全部完成。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3亿元。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区城乡共有44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282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进廉租房,3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全区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5万人。
(二)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建议
●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
●建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
●建议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建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以内。
●节能减排上,建议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7%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4%以上。
(三)2008年九大工作延续亮点
1.推动宁东(太阳山)基地建设,发挥增长极作用。
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培育发展枸杞、马铃薯、葡萄、红枣等十大重点特色产业。
3.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五化一新”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技术改造资金突破100亿元。
4.抓项目建设与管理,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今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5万元。
5.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沿黄城市带(群)建设、县城及中心集镇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
6.节能减排、改善生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审核关,发展循环经济。
7.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8.着力解决社会保障、生态移民、扶贫安置等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
9.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改革、资源配置和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