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灵武市优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增强群众幸福“底气”

来源:灵武市政府办公室 2020.09.11

今年以来,灵武市坚持“稳”字当头、“保”字托底,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基本生活有保障,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一是围绕保基本民生,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巩固低保专项治理成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截至目前,灵武市共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55.1万元,救助1831人次。扩大救助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病因灾因疫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积极实施救助,对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加强关爱帮扶。同时,积极引导各类慈善组织发挥作用,努力形成多方协同、多元保障局面。

二是围绕保基层运转,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为446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发放补助176.7万元,全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与社区党支部评星定级考核结果挂钩,2020年月平均工资达到4300元。继续推动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群众自治和居民协商的指导力度。积极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动员社区工作者、专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健全慈善捐赠统计发布、监督管理制度,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展。

三是围绕保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落实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及运营补贴等相关政策,拨付护理型床位改造资金、床位及运营补贴121.38万元。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实施市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饭桌等11个提升改造项目,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46张。深入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运营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多元化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