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银川市精准聚焦市域治理现代化整体布局,充分利用银川市综合执法信息平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实时监管优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执法保障。
一是为城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银川市综合执法信息平台依托智慧银川、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精心打造数据分析、监督检查、考核评价、信息共享为一体的线上执法模式,具有文书在线填写、在线生成和线上签名等功能,实现了执法过程全程记录留痕及可回溯管理,改变了以往“市→辖区→部门→执法队伍”层层下达的指挥调度方式,实现了全市行政执法队伍统一指挥调度与监督。在整改创城工作期间,通过平台与手机综合执法APP实时连线,既实现与执法人员实时视频通话,又可对执法人员实时位置、移动轨迹、现场执法进行实时查询,确保执法规范透明。
二是为犬类治理强化数字赋能。充分依托“互联网+”“芯片植入”等现代化数字技术,对市辖三区14家宠物医院进行“养犬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置、安装、启运等技术指导培训,通过对办理准养登记的犬只采取皮下组织植入电子芯片的方式,为犬只办理“电子身份证”,实行犬只芯片化管理。芯片植入后,“汪星人”将拥有全球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号,专业设备扫描后可直接显示犬只最近一次免疫时间、犬只登记日期以及犬只准养地等信息,有力打通了犬类治理智慧链条的关键环节,为构建集数据“共享+分析+应用”为一体的养犬管理信息平台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新办犬只芯片植入登记1330个。
三是为渣土运输提供精细管控。紧紧围绕巩固提升空气质量狠抓渣土运输、工地扬尘专项治理,通过加大银川市智能渣土管控平台建设,建立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平台监管、视频监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起工地扬尘识别、抓拍、取证、录入、处罚为一体的全程电子化,闭环执法体系。同时,利用车载终端搭载AI人工智能技术对车辆运营状态进行实时扫描,实现对违规行为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抓拍、自动取证、自动控制,实现对渣土运输车辆全方位、自动化、智慧化的监管模式。在整改创城工作期间,督查建筑工地320余次,下发《督查督办通知书》50余份,整改问题工地210余处,查处违章渣土运输车辆450余次,处罚金额20余万元,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渣土撒漏和工地扬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