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人民政府
  • |
  • 登录个人中心

中卫市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优势
发表时间:2018-01-23 09:25:00 来源:中卫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中卫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通过健全机制推动扶贫、建强支部引领扶贫、干部帮扶包抓扶贫、产业党建促进扶贫等方式,因地制宜,因户立策,努力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市党建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全市如期完成了脱贫销号41个村,减贫3.93万人的任务目标。 

  一是坚持把党建与扶贫拧成“一股绳”。将脱贫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主要内容,严格考核考评,确保“四级”书记抓脱贫有抓手、有标准、有成效。通过点名督导、专项检查、巡回暗访、随机抽查、集中考评等方式,定期对各级党组织落实脱贫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的严肃考核问责,真正把抓党建的成效体现到精准扶贫上。研究制定《实施精准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的意见》,在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党员干部作风等方面实施精准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项目顺利实施、资金安全使用、干部作风切实转变。 

  二是坚决选优培强党建与扶贫“带头人”。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通过优选、撤换、培训等手段,配齐配强党组织“班长”,带动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建立“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在选配干部时优先提拔基层岗位优秀干部或有基层经历的干部。将村级办公经费从2-3万元提高到不少于5万元,完善村(社区)干部报酬与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相挂钩的薪酬制度,5年内计划投入2.03亿元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激发村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积极性在部分党建基础好的乡村,积极探索“企业+支部+产业”等“八种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奖代补机制,着力消除山区“空壳村”。2017年,从基层提拔11名优秀干部进入县级或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共撤换基层党组织书记12人;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个,海原县7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掉了“空壳村”帽子。 

  三是探索创新党建带动产业“新机制”。注重激活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公司、基地等生产要素活力,推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先后建立枸杞、硒砂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党支部166个,促使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大力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结对帮带贫困群众制度,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发挥优势特长,对贫困群众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在产业发展中,号召党员带头学习新技术、示范新品种、使用新设施、担当新风险,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建立“四化一满意”服务群众工作信息化平台,将涉及民生的27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申报、审核、审批,建立涉及100多万人口的信息数据库,对贫困户精准管理、精准施策,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3万余件。 

  四是扎实有效推进“一对一”帮扶制度。大力推行“参与式扶贫”新机制,积极将组织和干部人才资源向重点贫困村倾斜,构建“大扶贫”格局。建立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包扶贫困户制度,明确每名厅、处级干部分别联系帮扶1个贫困乡镇,每名干部职工联系帮扶3-5户贫困户,共安排9298名机关干部下沉到152个贫困村,与31297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同时,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的“四定两不”帮扶机制,确保帮扶对象准、帮扶任务明、帮扶责任清、帮扶措施实、帮扶效果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